8月11日,正大广场启动了部分商铺延迟营业时间至晚上11点的举措,成为浦东地区首个“深夜商场”,一时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不过部分零售品牌生意冷清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延迟营业第二周,又有3家零售商铺主动加入,虽然各商家依然面临着夜间1小时客流“冷热不均”的情况,但整体客流依旧好于预期。
近几年来,沪上多家商场已逐步试水“深夜商场”的布局,周末轨交延时运营后,不少毗邻地铁站的商业项目更是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过就目前来看,商场的“夜生活”主要还是集中在餐饮类企业,如何让“深夜商场”不成为单一的“夜市”,还有待进一步尝试和挑战。
不断有零售商铺加入
上周六21:30,本应提醒商场即将打烊的广播改为了“商场营业时间将延至晚上11点”,让不少行色匆匆的顾客放慢了脚步。
临近22点,不少商家拉起了卷帘门,店员陆陆续续下班,整个商场顿时安静了许多,倒是5楼、6楼的餐饮品牌“余热未消”。不少美食店内外依然可见数桌顾客边吃边聊,而网红“喜茶”的门面外或站、或坐,等着饮品的消费者更是丝毫不输2小时之前,22点以后,依然有诸多“吃货”向工作人员询问排队时间,“说是买单只要几分钟,等出货大概还要40分钟,反正23点才关门,排就排了,比平时来总要人少一点吧。”
相较之下,其他零售品牌的人气相对不足,一旦周边商铺集体打烊、整片区域冷清下来,途经的消费者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记者发现,加入延时运营的零售商铺大多位置较佳,某运动品牌店铺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靠近3楼的出入口,不少逗留在天桥上拍摄陆家嘴夜景的市民、游客也会路过进来逛逛,延时营业后也为店铺输送了一定客流量:“这周的客流情况比上周稍微有一些提升。”而另一家服饰品牌的店员则表示,他们是新加入延时运营的,“本来以为会受到暴雨预警影响,不过到了22点依然有顾客进店购物消费,还是超过我们的预期的。”
据正大广场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而商场目前延时营业共有86家商户参加,零售租户正在不断增加中。“延迟营业第一周夜间客流增加5%,主要是游客、年轻人、电影院散场、电玩爱好者,餐饮销售额涨幅在10%,‘网红’店可以增加15%以上。之后夜间客流增幅我们希望能做到10%以上,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消费习惯短期内难调整
事实上,沪上的“深夜商场”此前早有试水,4年前环贸iapm 开业后就打出了“夜行购物消费”的新概念,营业时间推迟至23点,餐饮等业态则延长至次日零点甚至凌晨之后,最晚的轻餐饮、咖啡吧、酒吧甚至营业至凌晨4点;而拥有“魔都爱情地标”美誉的静安大悦城,其摩天轮脚下的“摩坊166”中就含有诸多适合夜间消费的场所,坐落于北座9楼、相当于室内酒吧街的“未央街”基本营业至零点以后,餐饮企业在商场“夜生活”中“一家独大”的地位可见一斑。
浦东百联世纪购物中心自今年4月底地铁周末延时运行起,就抓住了“夜消费”可能对购物中心带来的有利影响,将下沉式广场内7家餐饮商户的闭店时间从原来的22点调整至23点。今年暑期,百联世纪还特别推出了屋顶花园放映露天电影的活动,为周边居民提供走出“空调间”,与家人朋友重温儿时回忆的场所,据悉。记者上周六晚在现场看到,距离当天放映的《大闹天宫》开场尚有半小时,商场准备的座位席就已被坐了个满满当当,而电影散场后,这一波“影迷”又陆续下楼,为整个“夜商场”输送了新一轮客流。据百联世纪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也是希望借助露天电影的怀旧效应,引发情怀共鸣,从而更好的集客引流,据统计,电影放映当日,商场客流环比增长可达10%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多年以来,消费者早已习惯百货商场“朝10晚10”的营业规律,短时间内很难调整,延时运营的举措至少在初期还将面临一定的阻力。与此同时,如今“深夜商场”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深夜食堂”的问题也愈发明显,很容易造成除美食以外的其他商铺不配合、无法形成合力,打造综合性“夜生活”的局面,如何冲破这一束缚也是至关重要。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发商家各自的夜间潜力,还需要针对不同地段、业态、商品,以及突发的天气、环境等多因素进一步分析、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