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开始,也就是7月17日,全国27个高铁客运站实行了动车组互联网订餐服务,从此高铁进入了外卖时代。凡是称作高铁或者动车也就是G、D开头的列车车次,都可以通过12306网站或者手机APP客户端进行订餐,除了各地车展供应的餐食之外,社会品牌的餐饮也会陆续参与其中。
其实近些年来高铁餐饮一直是大家争议的对象,尽管很多新闻报道或者以纪实的形式讲述过高铁餐饮的由来以及如此定价的理由,但对于消费者来说高铁餐饮在列车上的“垄断”地位实在令人难以接受,消费者需要更丰富多样化的选择。因此高铁外卖的出现实际上不仅解决了乘客用餐的问题,更开放了车上用餐的市场化,增加了竞争意识。
那么高铁订餐麻不麻烦真的能够保证运营么?对于乘客来说是否可以及时吃到点的餐食?带着这样的疑问,亲身体验了一下高铁订餐。
APP订餐意外的容易
其实网络订餐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所有乘客,而并非只针对年轻人,所以操作如果太复杂就不太实用。那么APP或者网络订餐真的方便么?打开APP客户端或者网页客户端,都可以进行订餐,在比较醒目的位置都能找到相应的页面。这一点看初期工作做的还是可以的,至少不用太费劲就能找到,显然是真的打算让这个网络订餐这个业务变成一项普通服务,而非只是摆摆样子。
简单的说一下整个体验流程,还是比较简单易懂的,熟悉手机订餐或者手机APP操作的人来说不是难事,流程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选择车次——选择站点——选择餐饮品牌——填写订餐信息——付款等待接餐。
选择你要乘坐的车次之后,相应的配送站点信息就会出现,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为止根据官方的的消息,并非所有的高铁站点都可以实现外卖送餐,只有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杭州、西安、沈阳、长春、武汉、济南等等27个站点首批开放,我说出发的北京南站并不在行列之内,可能是由于多为始发车或者还没做好配套准备的原因。相信后续会加入更多的站点。
北京到杭州的高铁列车上路过的济南西和南京南两个站点都支持送餐,时间也正好在午餐范围之内,根据体验的经验,这里提醒大家一下实际上高铁站点停车之后送餐到座位还有一段时间,而且不排除晚点的可能性(高铁不太会提前)所以,推荐有用餐需求的人可以选择稍微早一点的站点,以免等待时间太长饿肚子。
我选择的是南京南,选择站点之后相应的社会餐饮和铁路服务公司的餐饮都有提供,也就是说各地的旅客服务订餐企业都参与到了竞争当中。另外,我们熟悉的永和大王、肯德基、真功夫之类的连锁品牌也都在点餐页面上出现了。在翻看了几个站点配送商家发现,现在支持站点配送的商家往往都是在该站点有门店的品牌,还不清楚是否有继续拓展的计划。但考虑到没有门店的话配送时间和制作时间都不好保证,所以短时间之内应该很难全面开放。
选择站点以及需要的餐饮品牌和相应餐食之后,就需要输入车次和作为信息了,因为是直接送到乘客座位上的外卖,所以这个信息格外重要。乘客的姓名、车厢和座位号一定要核对清楚,另外手机号码也要填写清楚,以保证送餐的精准性。
另外有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在咨询12306的客服人员后证实,绝大多数订餐需要在该次列车开车前两小时预定,否则将无法下订单,而且具体预定的商家会有不同的要求和标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两小时,这一点12306客户端只是提供一个平台,两个小时也只是一般时间,具体操作还是要看餐饮品牌。取消订单也是如此,需要发车前至少120分钟,否则无法取消。
性价比有点让人失望
接下来说说价格,高铁外卖一方面是增强就餐选择的多样,另一方面,消费者更希望从中得到实惠,不过现在看,高铁送餐的餐食价格基本上和高铁站里面的门店价格保持了一致,而且能提供的种类还不太丰富,所以价格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毕竟大家都知道的是,这些连锁品牌在高铁站或者机场的餐食价格比其他门店要贵一些,所以相比之下只是提供了丰富的品牌和种类,算上打包费用和8元的配送费,单从性价比上看,并不比高铁上同价位的“盒饭”更有诱惑力。
当然这还是该站点内比较便宜的餐饮,大多数购买价格都要超过40元左右,而我们知道高铁上提供的45元盒饭的品质还是不错的,另外,高铁上理论是不限量提供15元盒饭的。所以说现在外卖餐饮的竞争力还不太高,至少在价格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当然,对于乘客来说,多了很多种类是好事情。
乘务员:最好不要换座位
列车路过站点之后,这些外卖就送到车上了,订餐的乘客在座位上等着就可以了一般不会太长时间。两个乘务员推着小车一份一份送到座位上。由于高铁上经常出现同行人不再一起而换座位的情况,所以乘务员在检查乘客是否为订餐人的时候格外仔细,手机尾号、身份证、车票一个都不能少。
而且之前查票的乘务员会提前登记更换过座位的人员名单,两者结合理论上不太可能出现送错的几率,但毕竟还在磨合期,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官方应该已经准备好了一套应急解决的方案。不过现在知道并且使用互联网订餐的乘客还非常少,我所在的11车厢只有我一个人使用了互联网订餐服务,大多数人是持着很新鲜的感觉在询问乘务员,下一个送餐的乘客按顺序是在15车厢,也就是说,11、12、13、14四个车厢当中只有我一个人使用了该服务,所以目前的用户量来看送错几率约等于零。
看的出来为了提升送餐效率,运营公司还是进行了一番准备的,每一份餐食上都有车次和大致车厢的大字标号,方便列车上乘务员归类。原计划12:18分到达南京南的G19次列车,比原计划晚点了十多分钟,实际上12:35左右才到达了车站,我拿到餐食的时间是12:40分左右,意味着从到站到最终乘客吃上的时间一般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饭还有点烫,可见效率是有保证的。
当然运营初期只有少量乘客点餐,所以送错的几率很低,速度也非常快。送餐的乘务员强调:“定了餐最好不要换座位,换座位就拿不到(餐食)了!”虽然乘务员是这么说,但我们之前也说过了,有如此严格的核验应该不太可能送错,主要是换座位的人多如果订餐的人也多,就很麻烦,会大幅降低送餐的效率,送到最后车厢最后一位乘客的时候不知道要什么时间了。
写在最后
现在看,高铁订餐服务运营还是有条不紊的,体验流程还是比较顺畅的,不过需要提前准备,不适合临时购票乘车的人。虽然这次体验订餐到送餐过程没出现任何问题,但如果订餐人数增加,现有机制能否满足需求就不得而知了,好在这是一个线性增长的过程,应该有足够的时间逐步适应。
另外,餐饮品牌受限于各个站点的门店,现阶段看丰富程度还不够,甚至并没有性价比优势可言,互联网订餐和外卖的优势并没有像“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那样被释放出来,换句话说就是现阶段接入的餐饮品牌和内容还不够开放,竞争也不够激烈,乘客最终能否得到实惠,还有待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