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我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不知如何解决——
我开在一个大社区门口的一家分店,
之前破破烂烂的时候生意很好;
今年夏季重新装修后,菜没变、价格没变,
生意反而不好了!
三四个月了,一直做不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
小时回复——
餐饮经营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怪事:
店面“旧乱差”时,生意很好;
赚钱了,老板想升级一下装修,
环境变得更高大上、更时尚,
结果却是——顾客不来了,
生意反而下降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顾客有一种“奇特”的消费心理!
“旧乱差”竟然生意好,顾客认为是:这家店太牛了!
长沙有家店,没有店名,没有菜谱,环境脏乱差,据说老板娘的态度还很差,不仅谈不上服务,顾客花钱吃饭还要看她的脸色,但不妨碍这家店高堂满座,很多顾客开车很远就为来吃一餐。
顾客再带朋友顾客来这家店,经常听到他们这样介绍:这家店可牛了!又破又乱,就是生意好!
——越是如此传播,这家店也越充满神秘感!
和这家店类似的,在北京还有家烧烤店,没有招牌,没有门面,开在一条背街小巷里面,不仔细寻找还找不到,环境实在是差的可以,简易的沙发甚至都露出里面的棉絮,且只接受预定,点餐后不能催菜,只能干等。
但生意依旧很好。
这家店在顾客口中的评价常常是:这家店很牛!
两家店都属于没装修,但生意好,没有什么服务,但顾客依然来,菜不能随便挑剔,顾客依然乖乖的。
这就形成了传播“这家店太牛!”所以吃的时候,顾客反而很乖,对环境、服务都没要求,能吃上就不错了,哪里有那么多讲究,只是专心吃菜。
河北一家做酸菜鱼的餐饮品牌,以超大盆水煮鱼、实惠好吃著称,店内方桌子、长板凳,是最简单的装修,用老板的话是“四五十万”开一家三四百平的店,生意很好。
后来,全国餐饮比拼时尚装修,这家老板按耐不住,开始对装修升级换代,全部变成外婆家模式,一律变成时尚金属风。结果没想到:顾客不敢来了!
餐饮行业中有一大批特色取胜的餐饮,装修平平,只提供端茶上菜最基本服务,但生意很好;但一旦升级,顾客的心理反而是“这家店不实惠了!”
——这就是消费中一种“奇特心理”。
怪!经营中的某些“劣势”反而是优势!
顾客有种心理:认为你装修既然这么好,随之而来是你的产品应该更好,你的服务也应该更好,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一家没有任何装修、口味还不差的店,顾客反而只关注口味,不再关注服务和装修的好坏。
所以,装修不好,看起来是劣势,这是反而成了优势。
这从顾客的潜意识里降低了顾客对店家的要求。
笔者把此问题发到朋友圈,以上是餐饮同行留言评论。
有些餐厅,本来生意还不错,装修了反而生意下降。
餐饮同行“杭城十二少”,他在小时的微信中留言:以前我也是破破的店,生意很好,一年后感觉赚到钱了,就花了钱装修了一下,后来客人反而少了,给他们的感觉可能是“贵了”。
福州有一家餐厅,本来生意很好,老板想做好环境,就把它装修成高大上的酒吧,结果生意一下子就不好了。他说,问了一些老顾客,觉得“装修这么好、一定很贵”,就不敢进去了!结果,老板又花钱把它改成透明玻璃、做江湖菜了,折腾了一圈又回去了。
找到核心竞争力,一切的升级都围绕竞争力进行
有人说:价格不变、菜品不变,环境更好一点,顾客不应该更喜欢吗?
小时觉得:道理是这样讲。对于一个新品牌,这个道理成立;但是对一个早已在顾客心里形成固定印象的品牌,一旦改动,可能会承担顾客认同的风险。
装修不装修,重点在于你的店的竞争力是什么:
1.顾客对你的认同在哪里?
2.你在顾客心目中属于什么类型的店?
3.顾客为什么选择你?
有两个都特别受欢迎的女孩子,一个温柔、一个活泼,有些人喜欢第一个的原因就是她很“温柔”,喜欢第二个的人,就是因为欣赏她的“活泼”。
如果第一个丢掉温柔,非让自己变得活泼,第二个努力加“温柔”分,就会失去原有的特色,也同样失去欣赏她的追求者。
同样,如果顾客本身对你的店认同点就是:好吃、实惠,所有工作不妨围绕这两个点进行;如果离开这两个点,在不属于你的竞争力上做文章,反而干扰了顾客的判断,还浪费了钱。
笔者把此问题发到朋友圈,以上是餐饮同行留言评论。
在经济学上过去有个“木桶理论”,是指补短板,看看哪方面做的不行,就提高哪个方面,如装修不行,就改进装修,服务不好,就学海底捞提高服务水平。
但现在木桶理论已经过时,现在更提倡“尖刀理论”:忽略“短板”,突出“长板”!
如果把自己的“长板”打磨成锋利的“尖刀”,就能凭单点突破,迅速在短期内的创造竞争优势,这就是“尖刀理论”。
在餐厅经营中也是如此,不必十全十美,而是要有一个突出的卖点或者亮点,让顾客产生心动的感觉!
最后,小时再打个比方——
“十分完美”的姑娘,往往让众多爱慕者敬而远之,
而有点小缺点、但不失小可爱、亲和力极强的姑娘,往往容易和众多男孩子打成一片。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经营!
有特点,比完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