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三大祭祀节日之一,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之季,虽然主要以祭祀为主题活动,但浙江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各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同时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浙江各地清明节吃什么?
清明粿
一到清明,浙江的各个角落,家家户户都会在准备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成象征着清明的清明果。人们采摘清明草后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碧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显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
清明果软糯的表皮下,还包藏着丰富的馅料,豆腐干、韭菜、猪肉榨菜、咸菜、豆沙都可以成为清明果的搭档,这些不同的味道也让清明有了不一样的情绪。
粽子
湖州的清明,家家户户都会裹好粽子。粽子即是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在这里有句俗语流传了数年:“清明粽子稳牢牢。”说的就是粽子的实用性。在浙北一带,扫墓一般都被称作上坟,每年清明去给先人奉上祭品祭拜后,还要清除坟上的杂草,再重新堆上一块新土,以示敬重。
螺蛳
清明前后,螺蛳肥壮。湖州农家还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
青团
清明时节,吃青团是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上好的青团用的是早春艾草芽头挤出来的汁,将糯米粉染成碧绿色,留有清香。
老底子杭州人的清明团子喜欢做成甜口的。原料有艾草、糯米粉、猪油、白糖、芝麻等。刚蒸好的青团虽然有一点黏,却也沾不上牙齿,吃起来软软糯糯、筋道又带着香甜气息。
麦芽塌饼
在嘉兴,有一种清明节特有的时令美味——麦芽塌饼。传说,蚕花娘娘下凡行香时,曾在农家吃过麦芽塌饼。所以,麦芽塌饼就成了养蚕人家奉祀蚕花娘娘的必备供品,也成了农家招待客人、馈赠亲友的上佳美食。
煎好后的麦芽塌饼呈青色,表面油光黄亮,吃起来甜度平和,软而不烂,还拌着一丝野草和芝麻的清香,吃了就停不下来!
艾草麻糍
人们将艾草、糯米粉、松花粉以及白糖混合均匀揉搓合成团,并在灶头上蒸上一蒸。接下去将热乎乎的青团放入石臼里,抡起木质捣锤不断地拍打青团,每打一次便翻动一下青团,直到敲打无数次之后青团的弹性更好、样子也更加软糯才会停下。
清明粒
衢州每年清明时期,清明粒便成了家家户户纪念先祖必做的点心,风俗流传至今已经一千多年。
清明粒外形极像汤圆,大小也基本一致,每粒圆圆白白,看上去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玉珠,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绵菜饼
绵菜的学名叫曲鼠草,在清明时节才会自己生长。绵菜采摘洗净后捣碎放入米粉中,加入适量的水,在搅拌中让绵菜会均匀融入。接下来再将鲜嫩的竹笋、豆腐、猪肉、咸菜(或者萝卜丝)搅拌在一起做成香浓的馅料。
绵菜饼包好后下面再放上一张柚子叶,这不仅能避免粘锅,还会让“绵菜饼”多一种柚子的清香。做好后放在蒸笼里蒸上25分钟,便能闻到四溢的香气扑鼻而来。
食饼筒
食饼筒的叫法五花八门,里边包裹的馅料也是各有名堂。对台州人来说,重要节日、喜庆日子,甚至是聚会,都是吃食饼筒的好机会,清明自然也不例外。
麦焦皮薄如蚕翼,但能包裹任何食物,各种味道在口中成了大杂烩,所产生的独特风味自然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