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北方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还有少数地区在正月十五、十六。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北方小年的习俗。
北方小年吃什么?
饺子
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北方人一般讲究吃饺子,民间习俗说因为这天要送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人们煮好饺子端端正正摆在桌面上,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而且饺子味道比较符合大众,所以非常的受吸引。
粘糕(年糕)
粘糕,也叫年糕,山东部分地区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蒸粘糕吃粘糕。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习俗,粘糕是用黄米红枣等做成的一种甜味糕点,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嘴,使其向玉帝汇报工作时只讲好事。还有些地方是用大米机器搅碎成粉然后蒸熟,再经过加工制作出来的,而传统的石臼打年糕的传统也慢慢的走出人们的视角。
关东糖
关东糖又叫灶王糖,一年之中只有小年前后才能吃到,关东糖是由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风味特殊的糖制品,又香又酥,黏性比较大,主要是用来祭灶。一般祭完了之后,有多余的糖都是给小孩子吃,小孩子都特别的喜欢。
糖瓜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麻糖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
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炒玉米
北方有一些地区在腊月二十三有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人们用麦芽糖把炒玉米粘起来冰冻成—块一块的,口感脆甜香酥。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火烧
祭灶这天除了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在河南小年夜这天一般就不吃饺子,而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火烧吃。火烧又叫烧饼,与小年几乎划等号,听当地人说,没有火烧的小年,就算不上完整的小年,相信这个时候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面花
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又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此制做起来比较麻烦,发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后再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锅,此蒸出来的面食又称之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