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 饮食文化 » 正文

处暑节气的习俗有哪些?各地处暑习俗盘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8
核心提示:立秋后十五天,斗柄指申为处暑。处暑,谓炎热离开也。处,亦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至,酷暑止。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处暑之后......

立秋后十五天,斗柄指申为处暑。处暑,谓炎热离开也。处,亦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至,酷暑止。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处暑之后,秋意渐浓,处暑节气前后的习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那么。此时全国各地都有哪些民俗活动呢?


处暑节气各地习俗


祭祖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度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煎药茶


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笔者参加四川绵竹年画节期间,参观过当地放河灯的活动。在湖南省凤凰古城,也有幸观赏过放河灯民俗。


东南亚一些国家,特别是华人多的地区,也有放河灯的习俗。


放河灯是为了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吃龙眼配稀饭


老福州的生活习俗是,在处暑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的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老一辈的吃法就是剥一碗龙眼,混着稀饭一起吃。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处暑吃鸭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其因是老鸭味甘性凉。做法也花样繁多,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习俗,通常处暑当日,北京人就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松阳人过去在“七月节”饮食比较简单。咥的方面,一个是米豆腐,早稻米磨粉,水烧开后,拌入米粉,加入石灰水,捣鼓之,至熟,再煮着咥。这种食品性寒。另一个是灰汁粿,米粉拌入(稻草)灰汁,揉成球型,炊熟,或煮或炒,因性热,咥多后尿黄、不畅。喝的方面,还是喝松阳的湿力茶。暑天刚过,湿气重,处暑喝湿力茶祛湿气。有的地方也会喝酸梅汤祛湿气。


采菱


处暑时节,进入新秋,菱角或者深绛浅红,或者深绿浅碧,如果把菱角捣烂浸泡,澄出粉,食用后可以补脾胃,强脚膝,益气耐饥,健力行水,去暑解毒。取菱粉和米制成粥,能益肠胃,解内热。乡间人们常将菱蒸煮后晒干,剁米为炸、粥、果,贮藏起来可以代替粮食用,较嫩的菱则可以直接上市出售。


 
 
[ 健康养生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养生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