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或许大家都知道是在哪一天,腊月有三十的,大年则在腊月三十,如果没有三十的,大年则是在腊月廿九这一天。但是对于“小年”是哪一天的说法,或许根据各地的习俗不一样,在全国并没有统一。同时全国各地关于小年的习俗也都不一样。
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在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日期,例如:
对北方人来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
对河南人来说,正月十五是小年!
对部分南方人来说,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
江、浙、沪地区则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
安徽北部和南京称元宵节为小年;
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是小年;
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则把除夕当做小年!
各地祭灶吃什么?
浙江一带,把饴糖拌上米粉做成元宝的形状,叫“糖元宝”;
山东一带会在夜间到门外撒上草豆,放置清水,意思是喂饲神马,好让灶神骑马升天;
苏州一带送灶神,民间将松柏枝,石楠,冬青一起扎成小把,称“送灶柴”,沿街叫卖。
北方则祭灶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其乐融融的样子才有年味儿啊!
河南则是吃灶糖,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还有的地方是吃火烧!
宁波一带就是吃年糕,有糖年糕,炒年糕,炒年糕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炒成炒出酸甜咸。
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小年的习俗
祭灶
小年的一个流传很广的习俗就是祭灶、送灶神。传说灶神会自除夕起一直留在家中,来保护和监察这一家人,在小年这天就会回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的善恶,一旦有罪行被上报给天庭,那么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则要减一百天,并且之后的这一年应得的吉凶祸福也把握在灶神的手上。
祭灶就是送走灶神的仪式,会在灶神像前摆上祭品,希望灶神能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小编当年年少无知,在看见家里老人祭灶就问了一句,这不是贿赂吗?让家里的长辈一脸我想跟你解释但是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让我无法反驳的表情,差点引来一阵暴打,最后凭着“大过年的”这句话逃过了一劫。
扫尘
除了送灶王爷,小年这一天也是“扫房日”,进行扫尘,为的是是辞旧迎新,拔出不祥。
贴窗花
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
洗浴、理发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各地小年吃什么
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米饼
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保住了大米、花生、芝麻等源香味口感与健康营养,吃起来别有风味,寓意“团团圆圆”。
粘糕
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其谐音为年糕,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
饺子
北方人似乎对饺子情有独钟,不仅冬至吃饺子,小年晚上也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饺子营养丰富且均衡,面粉制饺皮为人体补充碳水化合物,内馅荤素搭配,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且营养吸收率较高。
杀牲蒸馃
潮汕风俗,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传说是灶神(司命君)出门上天述职的日子,农村各地,纷纷杀牲蒸馃,为神饯行。祭品必备的三件物:猪鸡鱼,合称“三牲”,还要制作各式粿品进行祭拜。祀拜时,人们先是烧三炷清香,然后跪下,口里念念有词,祈求“老爷”上天多说家门的好话,多降福到家门,在新的一年里能阖家平安,吉祥如意,能赚大钱。烧香完毕,就让“老爷”携带这些礼品上天。
糖瓜
天津的小年要吃一种白色麦芽糖熬制成的糖块,俗称“糖瓜”,老人说二十三糖瓜粘是为了给灶王爷甜甜嘴,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也有人说是黏上小朋友的嘴,不要说不吉利的话。
蒸面花
山东半岛的人们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开始忙着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这些面食从和面、醒发和制作上都非常讲究,很费工夫。吃起来一层又一层,特别有嚼劲,口感自是非比寻常,用来春节待客作为主食食用。
爆米花
江西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