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那么,广东冬至习俗是怎样的?
潮汕冬至习俗
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现代台湾着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广州冬至习俗
冬至,在广州又叫过冬、冬节、小年,从年纪大的老人嘴里,也许还听说过冬至也叫大冬、亚岁、肥冬、喜冬、履长节、长至、短至。“冬大过年”、“肥冬瘦年”,是广州人自细听到大的谚语。冬至似乎比春节还重要,阵仗比春节还要大。现在广州人过冬至,许多家庭还做汤圆、劏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广州人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让大大小小的酒楼家家“墟撼”。只不过祭祖拜神已不是家家都有了,“饲耗”也极为少见。
中山冬至习俗
小榄有冬至吃“水榄”的习俗,小榄的“汤圆”并不圆,像橄榄状,故称“水榄”,实际上是一种用菊花肉作馅料的糯米汤圆,馅料通常是莲蓉或绿豆沙,再加入些许菊花肉。
除了一般的习俗外,东升人还喜欢用大芥菜、甜薯、猪肉粒烩煮成一种名为“沤冬”的菜祭祖,意为迎接冬天的来临。而在坦洲,当地的村民还喜欢吃茶果来应节。
顺德冬至习俗
在顺德,还有“围坐打边炉过冬至”的民俗,表示团团圆圆,暖暖和和过好这个冬,一家人平安,保健康,迎春节。打边炉实际为打甂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属于粤菜系。广式火锅。主要食材是生鱼片、鱿鱼片、生虾片等。主要烹饪工艺是煮。“打边炉”与一般的所谓“火锅”不同。火锅是坐下来吃的,而“打边炉”是站着吃的;火锅用金属器具,中间烧木炭,“打边炉”是用瓦罉,“打边炉”的筷子也是竹制的,而且特别长,约比普通筷子长一倍,便于站立涮食。
梅州冬至习俗
客家人称冬至为“过冬”,按照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好好地吃一顿”。“冬至羊肉夏至狗”,冬至前后,梅州客家人都喜欢吃羊肉煮酒,人们俗称,认为在羊肉温补,在冬至时节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因此酒煮羊肉成了客家人的冬至时令美食。
在粤东客家地区梅州,这一天,酿造娘酒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习俗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当天一大早,在梅县梅西镇,村子的房前屋后青烟袅袅,许多村民都在家中忙着酿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回甜生津。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