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钙
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人出生时体内含钙总量约为28克,成年时达850-1200克,相当于体重的1.5%-2.0%,其中99%集中在牙齿中。对于儿童来说,在骨骼中沉淀和溶解的周期为1-2年,而成人需10-12年。因此,学前儿童对钙的需要量要比成人大得多。钙的缺乏可能影响儿童骨骼、牙齿的发育,甚至导致佝偻病。
肠道在吸收膳食中的钙时很不完全,能够吸收的只有20%-30%左右,其余未被吸收的钙会随着类便排出。
在选择钙类食物时,在考虑钙含量的同时还要兼顾到食物植酸,草酸的含量,植酸、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此外,如果食物中植物纤维与脂肪含量过高也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幼儿和儿童每日钙的供应量应为:0至6个月每日摄入400 mg,6个月至3岁每日摄入600 mg,3至7岁每日摄入800 mg。膳食中易吸收、含量高的钙以乳和乳制品为好,是儿童最为理想的钙源。此外,虾皮、海带等海产品和豆制品等是比较理想的食物来源。
二、铁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人体中的铁60%-75%存在于血红蛋白,3%存在于肌红蛋白,1%存在于各种酶类中,其余则分散在肝、脾和骨髓中。铁是氧的携带者,参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载和交换,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是构成酶的重要物质,也是产生能量的基础。膳食中铁摄入不足的儿童会易烦躁、抗感染和抵抗力下降,甚至出现缺铁性贫血。
机体对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低,一般在10%以下,如对大米中铁的吸收率仅为1%,小麦为5%,菠菜和大豆为7%。相比而言,对动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较高,如对鱼类中的铁的吸收率为11%,动物肝脏、肌肉可高达22%。研究表明,在食物中加入维生素C、乳糖和果糖、氨基酸等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由于铁在人体内可以被反复利用,因而被排除体外的铁很少。根据我国的膳食情况,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从新生儿到学龄前儿童的每日膳食中铁的供应量应保持在10 mg。一般来说,膳食中铁的最好来源是动物肝脏、动物血、肉类和鱼类食品,绿色蔬菜、海带、黑木耳等铁的含量也较高;要注意的是,乳类含铁量很少,当给婴幼儿以及儿童以乳类为主食时应注意铁的补充。
三、碘
人体中含碘约20-50毫克,是甲状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生长发育、活化多种酶、促进伤口愈合、保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重要生理需要作用,其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甲状腺素体现出来。人体摄入碘不足会使甲状腺分泌减少,导致甲状腺的病变,孕妇若严重缺碘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低下,甚至引起呆小病;人体摄入碘过量则会引起高碘甲状腺肿、碘性甲亢等病症。
碘的摄入要适量,缺碘或碘过量对身体都有害。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膳食中碘的供给量为:初生至6个月的婴儿为40 μg,6个月至1岁的婴儿为50 μg,1-6岁的学前儿童为70 μg。海带、紫菜、海虾、海贝、海参等海产品是含碘类最丰富的食物,我国推行多年的食用碘盐也是摄入碘的重要途径。
四、锌
锌是人体六大酶类、200余种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辅酶,有着促进全身代谢的功能。人体内约含2-2.5克的锌,主要存在于肌肉、骨骼和皮肤。饮食中若锌的摄入量不足,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食欲不振,伤口愈合变慢,味觉迟钝甚至丧失,并可能产生异食癖(喜欢吃泥土、煤渣、纸等)。
锌的吸收率一般为20%-30%,并受多种微量元素的影响。锌在小肠被吸收后,与血浆中的白蛋白或铁蛋白结合,并随着血液进入机体循环,从而分布于各组织器官。由于锌对肠道的直接作用,成人一次性摄入2 g以上的锌时便会发生锌中毒,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摄入过量的锌也会给机体带来负面影响。锌在正常摄入量和有害作用量之间有一个较大的范围,加上人体平衡机制的调节一般来说不易发生锌中毒。
膳食中锌的摄入量要根据对机体生理过程中组织对锌的需要、补偿丢失和食物固有性质等因素的判定。结合我国居民膳食的结构特点,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儿童每日膳食中锌的供给量为:1-7岁学前儿童每日10 mg。一般认为,动物性食品是锌的主要来源,如肝、肉、蛋等,海产品中的锌含量也较高,豆类、蔬菜的含锌量相对不高。
参考来源:
[1] 朱家雄, 王乃铭, 戈柔. 学前卫生学[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 刘珍. 现代健康教育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