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重阳节,每逢佳节,我们在饮食上就特别有讲究,在文化演变过程中产生具有特色的应节食物。那么,重阳节要吃什么呢?
菊花酒
重阳节由于是在九月初九,所以久久和“酒”谐音,因此派生出重阳节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在古代更是把金秋九月视作为“菊月”。所以九月作为一种菊花盛开的月份,自然很多人把菊花拿来制作成菊花酒,以此来提供重阳节这天能够品尝菊花酒的风俗,菊花酒也就因此而受到大家的欢迎了。
桂花糕
重阳节后,天气逐渐变凉,此时仅有桂花和菊花,菊花被酿成菊花酒,桂花就被制作成桂花糕,做成点心,供人食用。
重阳糕
在中国重阳节时吃花糕的风俗早在汉代就有,据当时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食人长寿。”其中“食蓬饵”,就是吃蓬糕的意思。“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重阳糕亦称“花糕”,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桂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人人爱吃。
千人糕
重阳节吃千人糕,千人糕又叫重阳糕,是重阳节时必吃的传统食物之一。
重阳节吃千人糕主要是取其吉利的意义,“糕”与“高”同音,重阳节吃千人糕又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在里面,比较吉利;千人糕的主要原料是杂粮和坚果,食用后对身体很有好处。
羊肉面
重阳节吃羊肉很自然地成为中国江北和塞外的习俗,“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糍粑
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其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耙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适口,称为“软糍耙”(温食最佳)。硬糍耙又称“油糍耙”,做法是糯米蒸熟后不捣烂,放在案上搓成团,擀开后放些食盐和花椒粉做成“馅芯”,再卷条切片,再入油锅中炸制,成色金黄美观,咸麻香脆,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