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生学上,饮食是很重要的,那么立秋后在饮食上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整呢?
1、以淡补为主
对于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立秋时节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 划清界限,否则,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立秋后应以 “淡补”为主,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因此选择一些清淡食物,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
2、吃祛湿热的药膳
脾胃虚弱者若适当多喝点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药膳,对身体大有裨益。祛湿的药材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本草纲目》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此外,还有薏米、扁豆等。
3、不过分大吃大喝
秋季正式收获的季节,好吃的食物特别多,再加上立秋后天气转凉,人们往往胃口大开,进食较多,这时如果过分放纵食欲,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肥胖,还会引起各种疾病,如痛风、脂肪肝等等,所以有时还是要学会自我控制。
4、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
茯苓、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神农本草经》更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因此药膳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
5、少吃辛辣食物
夏季吃些辛辣食物可以增加食欲,但是立秋后要适当减少了,因为秋季本身就比较干燥,再多吃辛辣食物则更容易上火,而应该多喝些水,多吃一些含水分较高,润喉的果类以及新鲜蔬菜,为身体提供许多必需的维生素。
6、少吃消暑水果
俗话说“秋瓜坏肚”。入秋后,虽然天气仍然很炎热,但是阳气已逐渐消退,除了南部沿海的广东、海南等省,我国多数省市都不宜再食用夏日消暑水果。这是因为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夏天时大量吃瓜虽不至于造成配诶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而导致出现腹泻等脾胃疾患。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7、少吃生冷食物
立秋之后,气温变化较大,渐渐由热转凉,即使白天太阳高照时人体感觉较热,但到了晚上总还是秋凉袭人,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果这时再因为贪凉而较多地食用生冷食物,就很容易造成肠胃道不适,甚至引起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