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最热的时候,按照传统,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结束,这段时间称为“三伏天”,也是一年最热的时候。今年从夏至到立秋,有五个庚日,因此三伏天长达40天,其中二伏时间最长,有20天——7月22日到8月10日。那么二伏天吃什么呢?民间有很多饮食习俗帮助人们消暑补营养,那么你知道二伏天吃什么好呢?
吃面
北京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在这个节气里最适合的就是吃面了。
吃鸡
“头伏火腿二伏鸡”。讲究的杭州人在吃方面花样很多,什么时候该吃什么都有说头,今天是二伏(中伏)第一天,当然要吃鸡了。
老杭州人都知道,旧时一到三伏,富贵人家要“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而手头紧张的穷人却是“头伏冬瓜、二伏茄、三伏冬瓜不刨皮”。夏天气温高,人体易出汗,体力消耗也大,吃些鸡肉、蹄髈,能够补充体力,挺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现在,火腿、蹄髈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而冬瓜、茄子也成为人人喜爱的应季时蔬。从某种程度上,早前穷人在三伏天吃冬瓜、茄子,倒是符合现代夏季的养生学。冬瓜,味甘、性微寒,具有养胃生津、清热利湿的作用。还有茄子,性味古寒,消肿止疼,清热解毒。
鸭肉
在南方地区有“头伏吃鸡二伏吃鸭”的说法。
人们认为三伏天的时候温度较高,身体能量的消耗也比较大,所以,应当要吃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来帮助身体补充能量。
《本草纲目》记载: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四季之中,鸭肉适合夏季食用。夏季吃鸭子喝鸭汤,可清热滋阴。
饮伏茶
上海一直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风俗。旧时民间一直有以热茶解暑的传统,现代科学也证明喝热茶、温茶比凉茶更为解暑。伏茶,顾名思义,就是“三伏天”喝的茶,相传始于南宋,盛于清朝,但确切年代无法查考。一般在六月初至八月末饮用,有清凉祛暑的作用。酷暑之下,每日一杯可以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二伏养生掌握三个原则
1、健脾祛湿
伏天天气高温多雨,环境潮湿,湿气容易入侵体内。加上炎热天气大量喝水,脾胃运化水湿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体力消耗大,脾也需要有个良好的状态。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脾和做好祛湿工作。
2、养阴扶阳
“养阴扶阳”和我们伏天气候特点相反。伏天暑和湿都是我们所说的“邪气”。而养阳扶阴和暑湿两者性质截然相反。
暑属于“阳邪”,容易消耗人的津液,使人产生“热变”。而对付的方法就是避暑,养阴、生津。湿属于“阴邪”,特点就是下行,比较重,比较浊。湿气一重,就会出现精神不好,没胃口,大便不成形等。所以,我们需要扶阳。
3、养心清心
赤日炎炎的中伏天,会让人体体能消耗大,血液流动加快,还容易让人心火亢奋,我们应清泻心火。清泄清火首先就要学会避暑,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另外饮食也要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