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前不久,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其从市面上搜集的58款曲奇和甜酥饼样本中,大部分都检测出存在一定量的2A类致癌物: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
难道饼干吃多了真的会致癌吗?怎样食用才更加安全呢?
1
2A类致癌物
目前危险性不高
检测报告中指出的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确实具有一定基因毒性和致癌性,二者都属于2A类致癌物,即对人体很可能致癌但证据有限,并且限量标准尚不明确,目前公认其危险性不高。
环氧丙醇,又名缩水甘油酯(GE),在谷物、咖啡、鱼、肉制品、马铃薯、坚果和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热加工油脂食品中普遍存在。
丙烯酰胺,则是食物在超过120℃的高温加工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的有害物质,越是颜色焦深、香味浓郁的食品可能其含量越多。
也就是说:环氧丙醇、丙烯酰胺普遍存在于点心或煎炸、烧烤食品中。少量摄入不会致病,但不吃最好。
2
饼干的这些成分
可能更加不健康
比起两种2A类致癌物,其实饼干中还有一些成分更需要我们关注,过量摄入会对健康不利。
1
淀粉
淀粉可以看做是葡萄糖的高聚体,在米饭、面粉以及薯类食物中含量很高,每天吃主食就能满足人体所需。而饼干、面包、蛋糕中都含有大量淀粉,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肥胖。
又由于精制淀粉易于被人体吸收,所以饼干的升糖速度较快,高血糖患者更不宜过多食用。
2
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人体非必需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在制作各类饼干点心的原材料中,包括植物性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沙拉酱、代可可脂等都含有反式脂肪酸,患有高脂血症的人群不应多吃。
3
钠
饼干、奶酪、糕点成胚后,在储存发酵前,要在表面抹上一层盐来腌制,许多饼干中还加入了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以此丰富饼干的口味和口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食用钠盐不超过6克,相当于2300毫克钠。然而100克饼干就可能含钠500~600毫克,约占一天食用量的三分之一。长期钠盐摄入超标,可能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的患病几率。
4
添加糖
饼干点心一直都是添加糖的“重灾区”,市售饼干多使用高浓缩糖浆或人工甜味剂来制作,既容易使人摄糖超标,也容易令人对甜味食品产生依赖感。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摄糖过量是导致人们肥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会影响人体胰岛素分泌水平。
3
常见的标签
可能隐藏健康“陷阱”
既然普通饼干和点心不太健康,那么特别一点的“无糖饼干”、“苏打饼干”是不是可以放心吃了呢?这里我们要注意避免几个误区。
1
“无糖”不一定没有糖
国家食品标准规定,无糖食品是指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并不是完全不含糖。
而且一些有“无糖”标签的饼干、面包、糕点,也可能是用其他糖精或甜味剂代替了蔗糖,其升糖速度甚至可能高于蔗糖。
2
苏打饼干不养胃
一直有说法称苏打饼干是碱性食品,可以中和胃酸来达到养胃的目的,这其实并不准确。一方面,没有胃酸分泌过多、反酸问题的健康人群不需要常备苏打饼干;另一方面,如果长期靠吃苏打饼干缓解病情,反而可能耽误治疗。
而且苏打饼干中的糖分、脂肪含量可能并不低,吃太多同样容易引起肥胖。
3
饼干代餐不减肥
有人认为饼干是浓缩的干粮,可以代替主食来帮助减肥,实际上可能刚好相反。饼干的饱腹感不如主食、薯类和肉类食品强,吃下去也很快被消化分解,酸甜的口感还可能加重饥饿。
而且饼干的营养成分单一,蛋白质含量过低,不能满足人体所需,不适合作为代餐。
4
3步挑出好饼干
这么吃更放心
虽然饼干算不上是一种健康食品,但只要注意控制食用量,也无需过于担心。在挑选和制作饼干方面,也有一些健康小技巧。
1
看看成分配料表
饼干的成分配料表上,一般排序是面粉、糖、油、调味料和其他成分,含量越少排名越靠后。
要注意辨别添加糖和油的种类,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比葡萄糖、果糖等糖浆更好,普通植物油比牛油、猪油、黄油等更好。代可可脂、起酥油、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等越少越好。
2
测测油脂含多少
取一张面巾纸包住饼干,用重物压放,20分钟后查看面巾纸浸油情况,纸上油脂越多则脂肪含量越高。
口感方面,酥脆或蓬松的饼干可能含糖和油脂越多,越硬、味道越淡的饼干一般更健康。
3
合理搭配加营养
饼干的营养价值不高,制作时添加一些水果、全谷物,或矿物质、维生素等可以增加营养,比如钙奶饼干或全麦饼干,或者在吃饼干时搭配水果和蔬菜。
有热量需求的人可以选择合适的饼干作为辅餐,健康人群每日食用量应控制在150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