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天然食物营养价值比较高,就会有很多的相关禁忌,比如牛奶、鸡蛋、豆浆、水果、蔬菜等。
而那些营养价值很差的加工食品,倒似乎是百无禁忌,想吃就吃的。
可以这么说,有关牛奶的各种禁忌,简直是禁忌界的「典范」。
牛奶和水果不能一起吃,牛奶和鸡蛋不能一起吃,牛奶和豆浆不能一起吃,牛奶不能加红糖,牛奶不能加蜂蜜,牛奶空腹不能喝,牛奶凉的不能喝,肠胃病不能喝牛奶,肾结石不能喝牛奶,贫血不能喝牛奶,胆囊疾病不能喝牛奶,甚至说牛奶性质极其阴寒,女人不能喝,中国人不能喝......估计我还没有统计完全。
但是,这些说法实在经不起推敲。有些是无中生有,有些是以偏概全,有些是夸大其词。
那些食物相克说法实在没必要解释,直接无视就好了。
也有些说法,尽管不是牛奶的罪恶,不能成为禁忌,但也需要解释一下,合理利用它。
▎牛奶虽然富含钙,但并不会促进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和尿道结石。
国外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配着其他食物一起吃富含钙的奶和奶制品,有利于结合蔬菜、水果、坚果油籽等食物中或多或少存在的草酸,从而有利于减少肾结石的风险。
▎牛奶并不会引起贫血。
不过需要注意,在服用铁剂的时候不要喝牛奶。这只是因为,大量的钙可能会影响铁的吸收。
但是,如果您早餐喝了牛奶,午餐再服用铁剂就没问题了,到晚餐想喝牛奶还是没问题的。几小时之后就不会起到妨碍作用了。
▎牛奶不是修复胃溃疡的食物,但也并不会刺激加重胃溃疡。
不必那么恐惧它。饿得胃疼、胃酸过多的时候喝点牛奶,配点花生核桃之类一起嚼一嚼,还是比吃甜食点心强。
如果因为更「蛋白质刺激胃酸」拒绝牛奶,那岂不是鱼肉蛋类也得拒绝了?缺乏蛋白质的情况,胃病更不容易康复。
▎牛奶中的脂肪是乳化微球状态,它并不像肥肉那样需要大量胆汁出动。同时,牛奶中的胆固醇含量比肥肉低,甚至比瘦猪肉还要低得多。
早上吃淀粉类主食时仅仅配一杯牛奶,即便是脂肪含量3%的全脂奶,也不至于造成胆囊炎急性发作。
▎有些人喝了牛奶之后肚子产气,咕噜咕噜地不舒服,属于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可以考虑喝乳糖水解处理后的牛奶产品。
市面上有无乳糖牛奶,零乳糖牛奶,水解乳糖牛奶,舒化奶等很多相关产品。实在不行可以改喝酸奶。
不过,的确有些人需要考虑避免牛奶,甚至连奶粉、炼乳等都需要远离。这些情况包括:
首先,对牛奶有急性过敏则不能碰任何含牛奶的食物。哪怕烹调时加一点也不行。这个不用解释大家都懂。
其次,对牛奶有慢性过敏也要一段时间之内戒奶。
比如说,部分幼儿对牛奶慢性过敏,喝牛奶后会出现中耳炎、湿疹等胃肠道以外的不良反应。
去三甲医院变态反应科测试,确认对牛奶有慢性过敏的情况,则需要戒掉牛奶一段时间,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
以后需要小心地重新引入,反复确认,的确没有不良反应了,就可以重新消费牛奶和奶制品啦。
第三,痤疮(脸上的痘痘)比较严重,而且确实对牛奶有反应的人也要避免牛奶。
国外研究表明,牛奶中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和乳清蛋白都有可能对部分人的痤疮有恶化作用。
不过,并非人人对牛奶有反应。不妨自己做个试验,坚持一个月不喝牛奶,远离添加奶类的食物,也不喝乳饮料、不用乳清蛋白粉等产品,看看皮肤会不会改善。如果有效果,就说明应当远离奶类。当然,脱脂奶、羊奶也一样不能用。
第四,拉肚子的人要避免牛奶。包括正在发生肠道感染的人,包括吃坏肚子之后腹泻还没有完全消除的人。
在这种肠道感染状态下,原本没有乳糖不耐受的人,也暂时无法分解处理乳糖了。没有分解的乳糖会促进肠道运动,使拉肚子的情况更加严重。
总之,如果您喝牛奶之后感觉愉快,喜欢奶的味道和口感,也没有以上各种情况,那就愉快地享用它吧。
除此之外,牛奶还有很多惊人的功效!
喝牛奶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
近期,我们调查老年女性喝牛奶和骨质疏松患病率的关系,发现在222例老年女性中,154(69%)例喝牛奶,其中骨质疏松73例,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7%;而在未喝牛奶的68(31%)例中,骨质疏松42例,骨质疏松率为62%。可见,坚持喝牛奶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比较低。
调查还发现,坚持喝牛奶的老年女性骨转换标志物水平较低,提示其骨质丢失速度较慢。另外,坚持喝牛奶的老年女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比不喝牛奶的平均要高3纳克/毫升。
牛奶是一种接近完美的食物
牛奶是各种营养成分比较齐全的食物,是人们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牛奶含钙丰富且其吸收利用率高,钙和磷的比例也合适,是膳食中钙的最佳来源。
一般来说,每天喝250毫升牛奶约可补充300毫克的钙。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其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合理;牛奶中的脂肪容易消化,且含有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D和维生素E)。
牛奶可减轻胃酸对消化道溃疡的刺激,有助于溃疡的修复;
酸奶中的乳酸菌可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有助于治疗慢性肠炎;
每天在牛奶中加数匙蜂蜜后饮用,可治便秘;
牛奶中的L-色氨酸有较好的镇静作用,临睡前饮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奶类制品可分鲜奶、脱脂奶、酸奶、奶粉等。有肥胖或高脂血症的患者,可选择饮用脱脂奶;酸奶是新鲜牛奶加乳酸菌后发酵而成,容易消化吸收,特别适合在炎热的夏季食用;而奶粉虽然在加工过程中损失了部分维生素,但可即冲即饮,十分方便。
老年女性不喝牛奶的常见原因
尽管坚持喝牛奶能降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但是这一有效且经济的干预措施,并未引起部分老年女性的重视。如在本调查中,就有31%的老年女性没有坚持喝牛奶,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喝鲜奶后出现反酸、腹胀等不适,其次是不喜欢鲜奶的味道,第三是没有养成喝牛奶的习惯。
2017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老年人每日钙的摄入量应为1000毫克,但2002年我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饮食中每日钙摄入量仅为389毫克,因此,老年女性应坚持喝奶。那些喝奶后出现腹部不适,或不喜欢鲜奶味道的老年女性,不妨改喝酸奶。
酸奶最好在餐后2小时左右饮用,而不宜在空腹时饮用,这是因为空腹时胃液pH值较低,此时喝酸奶可杀死乳酸菌,从而影响酸奶的营养价值;酸奶也不宜过量饮用,以免破坏小肠内的弱碱性环境,而诱发腹泻。另外,喝酸奶后最好及时用温开水漱口,以免乳酸菌残留在口腔中,侵蚀牙体而诱发龋齿。
12种错误喝牛奶的方法
错误一:喜欢喝过浓牛奶
许多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牛奶所谓的“浓”,一些是因为在冲调配方奶粉时多放奶粉少放水,想让冲调出的牛奶水分少、营养成分浓度高一些;另一些是指某些品牌的牛奶口感上“浓”,这其实是商家在牛奶中人为加入了香精、增稠剂和稳定剂等添加剂,使牛奶的味道变得十分香浓。
配方奶粉在冲泡上有严格的水、粉比例,不必刻意多加奶粉,否则会使乳糖含量超标,加重肾脏负担,所以,不必盲目追求浓稠香滑的口感,而新鲜牛奶的浓度不会让人感到过于黏稠。
错误二:拿牛奶当水喝
很多人有这样一个错误印象:外国人拿牛奶当水喝,所以身体特别好。其实不然,牛奶虽是好东西,但也要控制量。牛奶中含有70%左右的水分,但也不能替代水。
全脂牛奶中大约含有3%的动物脂肪,也就是“坏脂肪”,其中又含有一半的饱和脂肪酸,它被视为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血栓性中风、乳癌、大肠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主要成分。因此,牛奶不能喝得太多,建议3岁以上的成人每天喝200—300ml(一杯左右)。如果还想多补充奶制品,可以再喝一小杯(100ml—150ml)酸奶,但每天奶制品的摄入总量不能超过500ml。
错误三:把牛奶加鸡蛋当早餐
不少人以为,牛奶和鸡蛋营养价值都很高,如果吃一份这样的早餐,肯定一上午充满活力。
事实却恰恰相反。二者的蛋白质含量都较高,吃完后往往饱腹感强,吃不下别的东西。并且令人感觉昏昏欲睡,因为体内缺乏工作、学习所需的葡萄糖,它是让人保持头脑清醒、精神振奋的动力源。所以,牛奶和鸡蛋还是分开吃比较好。
淀粉类食物,比如:面包、饼干、点心、馒头以及水果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葡萄糖。
错误四:空腹喝牛奶
很多人都有空腹喝奶的习惯,这样并不好。空腹时胃液浓度过高,奶中的蛋白质就会在胃中凝结成块,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还会造成胃部不适。所以,最好在饭后喝奶,或者在喝奶时吃一些淀粉类的食物,以促进牛奶的消化和吸收。
有些人由于“乳糖不耐”,喝奶后会腹胀、腹泻,这类人更不要空腹大量饮奶,可以饮用酸奶或加入了乳糖酶的低乳糖牛奶。
错误五:包装牛奶煮沸加热
冷藏在冰箱里的牛奶煮沸再喝既不会因凉导致腹泻,又可以消毒杀菌。但其实,生鲜乳必须经过煮沸来消毒灭菌,但市面上销售的牛奶都是已经经过杀菌处理的,没必要再次煮沸杀菌。而且,煮到沸腾会破坏牛奶中的维生素和活性物质,使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喝牛奶的最佳温度应该和体温差不多,这样不会刺激肠胃,还便于吸收。不提倡喝冷牛奶,会引起胃部不适,可以稍微加热一下再喝。微波炉加热比较方便,但需注意不能用塑料袋直接加热,要使用玻璃容器加热。
错误六:喝牛奶加点糖促进消化
牛奶加不加糖和消化关系不大,主要是为了改善口感。如果感觉牛奶太腥,可依据每100ml牛奶加5-8g糖的原则适量加点糖,也可适量加入巧克力粉、咖啡和蜂蜜调味,但不要加太多,否则会摄入过多热量。
错误七:牛奶搭配果汁一起喝
许多人认为牛奶和橘汁、柠檬汁搭配,会导致蛋白质变性,是种“害死人”的喝法。的确,如果在牛奶中兑入橘汁这类高果酸的果汁,就会产生絮状的蛋白质凝结,发生蛋白质变性,但这种变性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只有少数人会引起肠胃不适。
这样勾兑出来的饮品口感不好,也很少有人会这样喝。只要有少量的时间间隔,边喝牛奶边喝果汁或边吃水果,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问题,还会让营养更均衡。
错误八:用牛奶送药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会更好,所以用牛奶服药,其实这是错误的。用牛奶服药,牛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离子会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表面形成覆盖膜,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治疗大便干燥的药物不宜和牛奶同服,否则容易造成呕吐等不适;感冒药也不适合与牛奶同服,否则会降低药效。所以,药品不宜用牛奶送服,服药前后1-2小时内也最好不喝奶。
错误九: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
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错误十:瓶装牛奶放在阳光下晒,可增加维生素D
有人从广告中得知: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而多晒太阳是摄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于是便照方抓药地把瓶装牛奶放到太阳下去晒。其实这样做得不偿失。牛奶可能会得到一些维生素D,但却失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因为这三大营养素在阳光下会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阳光下乳糖会酵化,使牛奶变质。
错误十一:以炼乳代替牛奶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给孩子喝。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炼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
错误十二:牛奶加巧克力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