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美食地图
舌尖上的端午
吉林延边——打糕
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长时间地打制而成,清香扑鼻。
北方——五毒饼
五毒饼其实就是玫瑰饼,上面印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古人用以祝愿消病强身,祈求健康。
甘肃——面扇子
用发面蒸制而成,呈扇形,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赠扇的风俗演变来。
浙江——绿豆糕
入口绵软,属消暑小食。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功能。
江浙——五黄和小河虾
江南的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就是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小河虾又名青虾,盛产于太湖,端午前后才会上市,虾壳下面往外满溢的都是黑压压的虾子。
江汉——黄鳝
除了江浙,江汉平原一带也爱吃鳝,端午时节前后品质是最好的,个个圆肥丰满,肉嫩鲜美,不但味道好,营养也特别的丰富,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江西——茶叶蛋
在江西地区,端午节有吃蛋的习俗。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资料图/视觉中国
福建、台湾——煎堆
煎堆又叫炸麻薯、麻团,是流行于福建、海南、两广的过年食品,但是在福建闽南、台湾台南的一些地区,通常只有到了端午节才会吃它。相传这些地区在端午节期间进入雨季,以前人们认为是天上有洞,如果不补,雨就会无休止的下个不停,他们认为吃煎堆能把天补好。
端午粽子当家 南北口味不同
虽然各地都有不同的端午小吃,但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粽子仍是餐桌上的主角。
在北方,人们喜爱吃小枣或红豆馅粽子。
△资料图/视觉中国
在南方,粽子花样比较多,有白粽子(纯糯米的)、小豆粽子、枣粽子、肉粽子等。
在四川有些地方,还会往馅料里加肉沫、豌豆。在福建、台湾,粽子经常用炒糯米制作,还包有竹笋、香菇和豆腐干。
△资料图/视觉中国
近年来,还有厂家推出了小龙虾、美心、鳗鱼、抹茶、鲍鱼瑶柱等等全新馅料的粽子,成为年轻人喜欢的爆款。
端午节 品民俗
除了端午美食不同,各地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端午民俗活动。
江苏苏州——插艾草、菖蒲、大蒜头
菖蒲可以驱蚊虫,艾叶可以祛除湿毒,大蒜头可以避五毒,在当地人看来,菖蒲作剑,艾叶作鞭,大蒜头作锤,每户人家都要有这“三种武器”。
△资料图/视觉中国
四川德阳、贵州镇远——艾草熬水洗小儿 祈愿平安健康
艾草,可入药,内服可做止血剂,还可用于艾炙。在很多地方都有“过端午,割艾草,熬水给孙儿洗个澡。不生疮、不害病,长成健康好宝宝”的习俗。
广西——佩戴传统香囊 寓意吉祥如意
在广西很多地方,人们都会制作、佩戴传统香囊,寓意吉祥如意。
△广西上林的“渡河公”香囊(资料图/视觉中国)
云南保山——上山采百药 赶药街
在云南保山附近,有着名的世界物种基因库高黎贡山,刚插完秧的山区百姓,总会在端午时节上山采药,再背下山来售卖,贴补家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保山端午赶药街的习俗。
除了这些民俗外,各地网友也纷纷讲述了他们的端午习俗。
曙光:我们家乡端午节,包粽子,老人流传用艾叶泡水洗脸明目,家里儿女手腕戴五色线,用艾叶缝香袋。
山里人:我们陕西包粽子、挂香包,鼻孔、耳朵抹雄黄,主要目的是防虫,小孩子胳膊上缠五色线。
夏天:我们云南大理,采集百草药洗澡去除霉运,洗去病痛,在洱海赛龙舟,戴五色手环。
一缕阳光~娟子:我的家乡端午节要吃粽子,蒜子炒红枧菜,咸鸭蛋,子姜炒鸭。俗称四子:粽子,鸭子,蛋子,蒜子。
Kayla:我的家乡在辽西,端午节家家户户包大黄米的粽子,粽子锅里煮鸡蛋,门床上插柳枝,早上用艾草水洗脸,小孩带五彩线。
明朗:我们老家洗百草头澡,扣五彩绒线,插艾条,吃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