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又叫做粽籺,角黍,筒糉等等,是在端午节的时候必备的一种传统节令食物,粽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粽子就是祭祀祖先和神灵时候用的,只是后来才有了纪念屈原的说法,但是粽子并不是因为纪念屈原才存在的。
经过千年历史的沉积,粽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了,不同的地方,粽子选择的馅料也大不相同,像北京的枣粽,南方的豆沙粽,鲜肉粽,蛋黄粽,果脯粽等等,还有一种九子粽,九个粽子串在一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从上而下的串起,除了大小不同之外形状也不同,并且扎粽子用的绳子的颜色也大不相同,五彩缤纷,颜色鲜明,九子粽主要是送人的,像母亲送给已经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媳妇,这样的送法是有着特殊寓意的,粽子的谐音“中子”,也就是会生儿子,唐玄宗李隆基曾赋《端午三殿宴群臣》里面一句就是称赞九子粽的: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这里说的也就是九子粽了。
端午节这天大家一般都会食用粽子,根据自己的喜好吃上几个粽子,粽子不能被当做零食,应该算是主食,粽子的热量是比较高的,一个普通的鲜肉粽子,糯米的含量差不多有一小碗,热量大概有400-500卡路里,算是高热量的食物,所以建议男性一天食用的粽子数目不要超过5个,女性一天食用的粽子数目不超过3个。而如果当天吃了粽子的话,相应的其他主食就要减少食用量,像是米饭,面条,馒头等等的主食,不然当天淀粉类食物摄入过多,有可能会造成体重增加。
粽子中虽然除了糯米之外还有其他的馅料,但是并不多,因此在食用粽子的时候最好在额外的补充一些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例如蔬菜,水果等等,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含量比较高,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肠胃蠕动,而糯米是不易被人体消化的食物,所以多吃点蔬菜和水果可以帮助消化。
在食用粽子之前,一定要充分的加热,等粽子变软之后才可以食用,因为现在大部分的粽子里面用的都是糯米,糯米是一种不好消化的食物,在凉的时候糯米会变的很硬,更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只有充分加热,变软之后才会相对的好消化一些,尤其是一些添加了鲜肉,海鲜,蛋黄的粽子,更需要充分加热之后 才可以食用。
在吃粽子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搭配一些水分,因为粽子一般都比较扎实,吃的时候有可能会被噎着,搭配一些茶水或者汤品,可以润滑一下食道助于吞咽,也有助于消化,并且补充一些水分可以增加一些饱腹感,可以少吃一点粽子,不会造成食用过量的粽子。
很多人在吃粽子的时候会喜欢蘸一些白糖,但是本身血糖较高的人,肠胃不好的人就不建议这样食用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