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中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随着小寒的到来,饮食上我们也应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及时为身体补充营养以抵御严寒。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而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自然是人生一大乐事。那么小寒节气吃什么好?
小寒吃什么?
“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羊肉
小寒”时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牛肉
牛肉可补脾益胃、补气养血、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很适合肥胖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黄芽菜
寒节气习俗饮食有很多,吃糯米饭、腊八粥、饭菜、黄芽菜等等。下边为大家介绍关于小寒节气吃黄芽菜习俗吧。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鱼肉
鱼肉可温养阳气、补益筋骨,其中以鲈鱼的价值最大。《本草纲目》记载:“味甘平,入肝脾肾经,有补五脏,益筋骨,治水气,多食宜人,曝干甚香,益肝肾,安胎补中。
鸭肉
鸭肉补虚滋阴、利尿消肿、养胃生津,鸭肉适合体内有热易上火的人食用;低热、体弱、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和水肿者食之更佳。
鹌鹑肉
鹌鹑肉具有补益五脏、清热利湿、利水消肿等功效。鹌鹑肉很适合老弱病人食用,还可辅助治疗贫血、糖尿病、神经衰弱、肾炎水肿、肺结核等疾病。
菜饭
小寒节气,老南京讲究吃菜饭,其来源估计与天冷进补有关系。所谓菜饭就是青菜和米饭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其中矮脚黄、板鸭都是南京的着名特产,极具南京特色。
这些在今日看似平常之物,过去则是家庭条件较富裕的人们才能享用的,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家是舍不得加肉的,会往菜饭里埋一勺猪油,那时候平时饭菜没有多少油水,因此“猪油拌饭”吃起来格外香。
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据说,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