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系管理策略
1、积极主动沟通:定期与组织高层沟通管理意图/方向并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与客户沟通产品要求及供应商管理流程要求、与组织内部各部门沟通希望其诉求;
2、质量体系管理人员应主动承担质量问题客户投诉处理职能,至少参与客户投诉处理;
3、主动参与组织业务管理,评审质量体系与业务发展的匹配度;如供应商管理、新品开发等;
4、选择实物质量控制难度较小、见效快,选择合适的方法由易入难、分步实施,如不合格品控制,特别是不合格品流向客户控制;
5、解决实际问题、避虚就实;如解决订单评审、交付、库存的问题;
6、运用质量体系流程、质量数据分析,主导策划减少不良成本,参与提升生产力、解决生产关系等管理事项。
二、内部审核:
1、文件资料:审核计划、内审员任命书、首末次会议记¼、内审检查表、问题改善报告、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全部保留存档;
2、内审员:建立内审员梯队,内审员资质分级,广泛性;
3、实施:选定内审时间,提前一个周发内审通知,选取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作为审核员,制定审核计划;召开首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及审核员,签到,介绍审核员,审核范Χ、目的、日程安排、审核依据、审核要求、方法;审核实施:运用过程方法,依据检查表,面谈、查询资料,追踪,证实、详细记¼,总结审核结论;召开末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及审核员,签到,感谢各部门的配合,汇报问题点及建议解决措施,公司领导发言;发布不符合项报告,跟进问题改进、验证及效果确认;
4、频次:一年至少一次,出现重大客诉或过程失效,可增加频次,增加的审核建议ÿ次使用独立的检查表;
5、年度审核计划:滚动式审核计划、集中式审核计划;
6、审核范Χ:覆盖所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过程、活动和班次;
7、深入理解体系要求条款内容,和所在公司的程序文件,理解标准语言转化后的作业要求;
8、内审也可以同时根据公司领导要求定向合法审核非质量体系事项;
9、审核结合企业的发展程度,体系运行不久的企业,审核更关注符合性审核,也就是文件的执行力;当运行多年有大量记¼保存时,审核的重点应该关注于数据的使用、数据分析和改进的能力;
10、审核目标:促进质量体系及其绩效的改进、满足外部要求、验证合同要求的符合性、获得客户信任、确定质量体系有效性、评价质量体系与组织目标、方针、战略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三、管理评审:
1、文件资料:评审计划、各部门汇报内容、评审报告、持续改进计划;
2、实施:提前一周发布审核计划(时间、目的、人员、评审内容),安排时间,跟进指导各部门完成汇报资料,汇报资料格式为PPT;安排好汇报顺序,建议一个部门汇报后由公司领导点评;做好记¼,形成会议纪要;会后制定评审报告,评审决议对责任人、时间进行管控、跟进、效果确认。
3、频次:一年至少一次;对更多组织来说管理评审应该是一个常态性的活动;
4、形式:通常是以会议的形式,由组织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
5、对一个特定的事项也可以组织管理评审;
6、评审输出:改进机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资源需求;
7、管理评审是一个延续的管理活动,要求决策基于事实数据对比分析的事实。
四、三方审核:
1、审核机构:选取行业专业能力强的认证机构,不仅是获证,更能获得专业的指导帮助企业提升;
2、沟通时机:选取适宜的时间,距离本年度审核时间点前一个月;
3、审核时间:可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安排;
4、提前准备内容:审核前12个月业绩监控,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产品/过程审核报告(选取最近一次的某个产品),客户投诉整改清单(审核前12个月),质量手册,选取几个客户的业绩评价表(平时注意收集);填一个审核前策划确认表;对外发送文件建议转化为PDF版本的。
5、人数申报:人数是决定审核费用的决定性项目;
6、审核前一周找联系人索要审核计划,并根据过程划分责任部门,转发给各部门提前熟悉;
7、根据审核员的住址,安排好车辆接送,若有外地的审核员,预定好酒店;
8、审核过程陪同,思·清楚,适当解释,安排午餐晚餐;
9、证书有效期:三年换证审核,ÿ年监督审核。
五、二方审核:
1、根据销售部门或项目部门的输入:时间、人员、审核目的;
2、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一般接待由销售负责;
3、提前与深入客户人员沟通,拜访目的,行程安排,工作事项,确定应对策略,组织准备审核资料,内部安排专业的对应人员;
4、ÿ次客户拜访,做为质量管理人员都应严肃对待,借助客户的力量拓展组织内部的影响力;
5、对客户提出的要求,要充分评审,若不适宜,充分沟通,提出替代方案。
六、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与三层次文件:
1、结合实际情况及外部情景的变化适时修改;
2、择时废止或新增;
3、文件编制要点:理清现有流程,文件目的,操作要点,需要与相关部门沟通(更多时候站在公司层面考虑),摒弃部门利益,公正客户用语,多方评审,经过三级会签后发布,培训、指导实施、监督效果,建议均应全程可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