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报道的有脱落酸处理、果蜡处理、抗坏血酸处理、热处理等方法均可降低采后菠萝黑心病的发生,但这些方法延缓黑心病发生的效果并不显着或者很难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的谷会、张鲁斌*和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朱世江等人即以此为切入点,研究氯化钙处理对菠萝采后黑心病及其贮藏品质的影响,并对其生理机制进行探讨,为菠萝采后黑心病防控以及品质维持提供参考。
1 氯化钙处理对菠萝采后黑心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结果显示,菠萝果实在18 ℃下贮藏3 d,处理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黑心病,所有组均从第6天开始发病,0.5%氯化钙处理组的病情指数在贮藏第6天和第9天与对照组均无显着性差异,贮藏第12天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贮藏6、9、12 d后,1%氯化钙处理组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7.3、22.7、46.7,防治效果分别为27.6%、48.4%、25.8%;2%氯化钙处理组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5.7、19.7、49.8,防治效果分别为34.3%、55.2%、20.6%。1%、2%氯化钙处理组的病情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但两个处理组的病情指数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因此选择1%氯化钙处理进行其他指标的测定。
2 氯化钙处理对菠萝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由图2A可知,氯化钙处理可明显延缓菠萝贮藏后期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尤其在贮藏第9、12天,对照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91.7 mg/g和90.3 mg/g,而处理组分别为110.5 mg/g和98.1 mg/g,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由图2B可知,在整个贮藏期间,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呈缓慢上升趋势,而氯化钙处理对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的影响不大,对照组从贮藏初期的0.55%上升为贮藏末期的0.68%,而处理组从0.55%上升到0.75%。
由图2C可知,氯化钙处理可明显延缓菠萝贮藏后期VC含量的下降,尤其在贮藏的第9、12天,对照组的VC含量分别为15.7 mg/100 g和16.9 mg/100 g,而处理组分别为30.9 mg/100 g和22.9 mg/100 g,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由图2D可知,对照组和处理组果实的水溶性总钙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对照组在贮藏第9天达到最大值(2.9 mg/g),而处理组则在第3天就达到峰值(3.2 mg/g),对照组和处理组均在第12天下降到最低值,分别为2.5 mg/g和2.9 mg/g,在整个贮藏期间,氯化钙处理组的水溶性总钙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
3 氯化钙处理对菠萝果实贮藏期间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3.1 氯化钙处理对菠萝果肉PAL活力的影响
由图3A可以看出,菠萝果实在贮藏期间,PAL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对照组在贮藏6 d时的PAL活力为11.4 U/g,贮藏6 d后则大幅上升,到第12天达到最大值28.6 U/g。与对照相比,氯化钙处理延缓了PAL活力的上升,处理组菠萝果实在贮藏第6、9、12 天的PAL活力分别为7.7、13.6、20.6 U/g,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
由图3B可知,对照组果实的PPO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贮藏3 d时达到峰值239.0 U/g,之后一直下降,到12 d下降到最低值168.2 U/g。而氯化钙处理组的PPO活力则一直呈下降趋势,从最初的178.3 U/g下降到贮藏12 d时的138.6 U/g,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氯化钙处理组的PPO活力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
3.2 氯化钙处理对菠萝果肉总酚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整个贮藏过程中菠萝果实总酚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氯化钙处理组总酚含量在贮藏6 d时最低,为18.1 mg/100 g,对照组果实的总酚含量在贮藏3 d时最低,为19.4 mg/100 g,之后均呈上升趋势。处理组和氯化钙对照组贮藏12 d时分别上升到23.7 mg/100 g和31.7 mg/100 g,氯化钙处理延缓了总酚含量的上升,贮藏12 d时比对照组下降了8.0 mg/100 g。
4 氯化钙处理对菠萝果实贮藏期间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1 氯化钙处理对菠萝果肉POD活力、T-AOC的影响
由图5A可以看出,对照组和氯化钙处理组的POD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氯化钙处理显着提高了POD的活力(P<0.05),在贮藏6 d时氯化钙处理组POD活力最高,达30.4 U/g,是此时对照组的1.7 倍,贮藏12 d后氯化钙处理组下降为21.2 U/g,是此时对照组的1.3 倍,而对照组的POD活力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变化不大。
由图5B可以看出,处理组和对照组菠萝果实的T-AOC在贮藏前3 d无显着性差异,而在贮藏6、9、12 d 后,对照组的T-AOC分别为52.0、66.2、76.8 U/g,而氯化钙处理组的T-AOC分别为79.4、98.7、92.2 U/g,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
4.2 氯化钙处理对菠萝果肉水溶性胞内钙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氯化钙处理组和对照组菠萝果实的水溶性胞内钙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贮藏初 期的0.43 mg/g分别上升到第9天的最大值1.18 mg/g和 0.75 mg/g,贮藏12 d时分别下降到1.08 mg/g和0.60 mg/g,在整个贮藏期间,氯化钙处理组的水溶性胞内钙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采后1%的氯化钙处理明显降低了菠萝黑心病的病情指数,首先是由于其提高了POD的活力、VC的含量、T-AOC,从而减轻了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其次,氯化钙处理降低了果实PAL和PPO的活力,降低了果实总酚的含量;再次,氯化钙处理可提高果实水溶性胞内钙的含量,减轻果肉褐变的发生。此外,采后1%的氯化钙处理还延缓了菠萝采后贮藏品质的劣变,延缓了果实VC、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提高了果实水溶性总钙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