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的张永杏、李保国*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的郭全友*等人以轻微加工熟制鲐鱼为对象,对原料、符合商业无菌的胀袋样品进行分析,采用感官、微生物、理化等评价指标,比较原料鲐鱼与熟制鲐鱼的品质差异,研究符合商业无菌样品贮藏前后的品质特征,并分析胀袋样品的残存菌群,为优化加工工艺和靶向抑制残留菌提供参考。
1、原料鲐鱼和熟制鲐鱼品质分析
原料鲐鱼与熟制鲐鱼的盐分、水分质量分数、aw和pH值等有显着性差异(P<0.05)。原料鲐鱼经过腌渍、烘烤和包装等工序制成熟制品后,盐分质量分数由(0.50±0.05)%上升为(4.13±0.45)%,属于低盐制品(盐分质量分数<6%),有助于鲐鱼制品的贮藏和色泽保持;水分质量分数由(72.47±0.74)%降低为(51.93±1.18)%,鱼肉aw由0.973±0.010降至0.939±0.002,但熟制鲐鱼的水分质量分数和aw仍然较高,属于低盐高湿制品,其抑菌作用会减弱。
2、熟制鲐鱼贮藏前后感官评分
熟制鲐鱼商业无菌贮藏前后,气味、外观、弹性和滋味的感官评分差异均不显着(P>0.05)。外观评分值相同,气味评分略下降,弹性和滋味评分升高,可能是在食盐的作用下,肉制品的弹性增加。A0和A1综合评分分别为4.40±0.34和4.55±0.19,差异不显着。说明商业无菌贮藏后,熟制鲐鱼感官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仍保持良好状态。
3、熟制鲐鱼残存菌数及增殖判定结果
熟制鲐鱼在商业无菌保温实验中,其真空包装袋未出现泄漏情况,16 袋产品符合商业无菌样品,至保温实验结束,总计有4 袋出现胀袋现象。
表4为商业无菌保温初始(A0)、保温终点(A1)和保温实验过程中所有胀袋样品残存菌数。A0和A1菌落总数均小于2(lg(CFU/g)),但第2、3、6和7天各出现1 袋膨胀样品,其残存菌数处在4.73~5.18(lg(CFU/g))之间,菌数增殖明显,是样品胀袋的主要原因。由于鱼体大小差异,微波杀菌的不均衡,所采用的红外杀菌,处理温度低、时长短,可能导致包装袋内鱼体残存微生物生长繁殖,产酸产气胀袋。
4、胀袋鲐鱼残留菌分离与鉴定
根据菌落形态的不同,从B1~B4中分离出A、B、C、D、E和F 6 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A:菌落形状不规则,表面凸起,边缘锯齿状,质地黏稠,中心处略白;B:菌落不规则,表面干燥,形状扁平,边缘细小锯齿状,白色,无光泽,不透明;C:菌落形态不规则,表面湿润光滑,边缘波状,质地黏稠膜状,无色透明;D、E和F菌落形态相似,菌落较小,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淡黄色,不透明。
5、熟制鲐鱼中残存菌群种群分布
熟制鲐鱼胀袋样品胀袋时间不同,其残存菌相存在差异。整个保温过程中导致胀袋的细菌分为短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两种。且随着出现胀袋时间延长,短杆菌比例逐渐减小,最终减小为0,而耐热性芽孢杆菌的比例逐渐增大,最终增大为100%。说明当短杆菌属残存比例较大时,熟制鲐鱼越易胀袋,而随着短杆菌属比例的下降,芽孢杆菌属比例的上升,熟制鲐鱼出现胀袋越滞后。芽孢杆菌耐受力强,尤其是耐热力,在热杀菌强度不够,水分活度等栅栏因子适宜的情况下,易残留生长。
6、熟制鲐鱼贮藏过程中pH值变化
pHA0>pHA1>6.00,熟制鲐鱼经过调味、腌制等加工过程,不仅将其产品的pH值显着提升,且到达贮藏终点时,熟制鲐鱼的pH值仍保持在6.00以上。B1~B4的pH值随贮藏时间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贮藏过程中,鱼体脂肪氧化分解,会导致pH值降低,同时鲐鱼富含蛋白质,鱼肉pH值的降低会使蛋白质分解加快,产生较多的碱性含氮化合物。
7、熟制鲐鱼贮藏过程中TVB-N含量的变化
由于腐败程度不同,B1、B2、B3和B4差异显着(P<0.05)。除B2外,B1、B3和B4的TVB-N含量均高于A0和A1,B3腐败最严重,达到33.19 mg/100 g,超出了安全限量。B2虽为胀袋样品,但其TVB-N含量(17.77 mg/100 g)相对较低,可能是由于鱼体自身腐败程度及原料新鲜度存在个体差异。
8、熟制鲐鱼贮藏前后组胺含量变化
组胺是鲐鱼等鲭科鱼类安全性的重要指标,经检测熟制鲐鱼贮藏前后组胺含量均低于检出限5 mg/100 g。GB/T 18108—2008鲐鱼的组胺限量标准为不大于100 mg/100 g,经过10 d的保温贮藏实验,其组胺含量并未超出检出限,仍低于安全限量标准。
结 论
总之,所研制熟制鲐鱼加工工艺能有效提升产品品质,达到了商业无菌贮藏10 d的标准,为开发熟制鲐鱼新产品,提升鲐鱼资源利用价值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