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食品起源于美国,1920年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冷冻机在美国试制成功后,速冻加工品随即问世。20世纪60年代以后,速冻食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当下,速冻食品已成为食品中发展最为快速的品类,其世界范围内的增长速度高达20%以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速冻食品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18年末,中国速冻食品产量达到1035万吨,同比增长8.7%,产量持续增加。
速冻食品契合时代需求
随着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对食品的关注点也在悄然改变,速冻食品以其便捷、美味的特点逐渐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便捷:速冻食品的品类较为丰富,米面、肉类、海产品、鱼糜制品、肉类制品及农产品等多种分类能够满足大众不同的需求。在分类上,更符合国内大众口味的米面制品是第一大速冻品类。而速冻食品在烹饪上非常简便,更符合当下消费者对"简单"与"宅"的追求。
美味: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加工食品在风味和营养上与常规的"鲜"品相比并没有逊色太多,甚至在风味上要更胜一筹,消费者对速冻食品的认知也在逐步提升。米面制品往往加工过程较为复杂,居家操作既耗时又费力,并且风味、口感方面并不尽如人意,而速冻米面制品只需通过简单加工即可做出美味的食品。最重要的是,速冻食品也能满足当下消费者对营养与健康的要求。
速冻食品的加工难点
速冻食品在冷冻过程中存在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降温阶段,物料首先进行冷却降温,达到零下1℃至零下5℃;
第二个阶段是冰晶形成阶段,物料中的水分在该阶段会逐步转化为小冰晶,该阶段的冷冻持续时间越长,冰晶越大。
由于冰的体积比水大,冰晶会膨胀挤压周围的组织结构,造成机械性损伤。以肉类为例,冰晶的变大首先会对周围的组织和细胞造成积压,形成机械性破坏,营养物质、水分流失严重。其次细胞的脱水会造成溶液浓度增加,蛋白质等物质有可能凝固变性,影响肉类的口感和营养;
第三个阶段是冰晶稳定期,该阶段的冰晶在恒定环境下极少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冰晶的生长是导致速冻食品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除了冷冻第二个阶段会造成冰晶生长之外,物料的反复冻融也是造成冰晶生长的重要原因。要想提高冷冻食品的品质,对冰晶生长的抑制是重中之重。
抗冻剂的机制及种类
食品抗冻剂是一类提高食品物料抗冻能力的物质的总称,其能稳定食品冷冻、解冻过程中水分的迁移,起到溶解冰晶和阻止冰晶生长的作用。食品抗冻剂的抗冻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常见的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作为渗透性保护剂,其能进入细胞,降低溶液中溶质浓度,使进入细胞中的电解质减少,减轻冻融过程中细胞皱缩速度,并能有效减少冰晶的形成;
另一类替代性保护剂,抗冻剂能够代替水分子在失水位置与蛋白质和脂质等形成共价作用,降低大分子形成不可逆的变性。同时,抗冻剂可以附着在已经形成的冰晶之上,阻止冰晶的进一步生长。
抗冻剂根据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糖类抗冻剂、复合磷酸盐抗冻剂、抗冻蛋白等。
糖类抗冻剂:糖类抗冻剂种类有很多,单糖、寡糖、多糖、变性淀粉、胶体等都具有抗冻的特性,但其抗冻机制并不相同。有些糖类是通过改变蛋白质中存在的水的状态和性质,防止水分子与蛋白质分离,间接地对蛋白质起到保护作用;有些糖类是通过减少自由水的流动,与食品组分形成新的结构来维持体系的稳定。目前来说,海藻糖是糖类抗冻剂中最具有前景的种类。
磷酸盐抗冻剂:磷酸盐是食品中常用的保水剂,其能增加馅料的保水能力,降低解冻后水分的流失率。其作用机理是对食品体系的pH、金属离子浓度等起到缓冲和螯合的作用,阻断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抗冻蛋白:抗冻蛋白是20世纪60年代从极地鱼血淋巴中分离的一种蛋白质,其能抑制鱼类冷冻过程中冰晶的生长。大分子抗冻蛋白的结构较为多样,来源也十分丰富,鱼类、谷物、昆虫等都有抗冻蛋白的发现。抗冻蛋白的作用机制是黏连在已经形成的冰晶之上,进而抑制冰晶的继续生长。
糖类和磷酸盐类及其复配物是传统的抗冻剂:其在应用上存在各自的不足。蔗糖、糖醇等糖类抗冻剂由于其热量、甜度高等因素不利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及肥胖人群,对产品的风味也有少许影响;磷酸盐的添加有严格的限量要求,添加量偏高时食品有苦涩味,且磷酸盐摄入量高会影响人体钙质吸收;抗冻蛋白虽然抗冻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但抗冻蛋白的天然来源较少,严重制约了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抗冻肽的特点
研究表明,抗冻蛋白的抗冻活性片段只存在于局部的特异多肽链结构域,其抗冻活性并不是整体蛋白质在起作用,因此通过特异性的酶切位点水解,能够获得具有抗冻特性的多肽,这也极大的弥补了抗冻蛋白资源不足的缺点,具有可控、高效的制备特点。
与其他抗冻剂相比,抗冻肽具有安全性高、资源丰富、抗冻特性突出等特点,其不仅在食品冷冻中有着很好的应用趋势,将来也有望应用于需要冷冻干燥的产品中,特别是针对益生菌等活细胞的保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