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生产技术 » 正文

酸法和酶法提取牦牛骨胶原蛋白的特性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13
核心提示:采用酸法和酶法分别从牦牛骨中提取胶原蛋白,并且通过对比分析这2 种方法所提取胶原蛋白的结构 特征,验证了这2种方法提取牦牛骨胶原蛋白的可行性,确定了牦牛骨胶原蛋白的类型,为牦牛骨的利用和胶原 蛋白高值化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采用酸法和酶法分别从牦牛骨中提取胶原蛋白,并且通过对比分析这2 种方法所提取胶原蛋白的结构 特征,验证了这2种方法提取牦牛骨胶原蛋白的可行性,确定了牦牛骨胶原蛋白的类型,为牦牛骨的利用和胶原 蛋白高值化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胶原蛋白提取工艺流程
 
  牦牛骨→去除残余肉及表面杂质→脱脂→乙二胺四乙酸脱钙→0.5 mol/L乙酸溶液提取(或0.5 mol/L的乙酸溶液以及1.6%胃蛋白酶提取)→盐析→离心→乙酸复溶→透析→蒸馏水透析→真空冷冻干燥
 
  酸法提取
 
  脱脂脱钙完全后,用0.5 mol/L的冰醋酸溶液以质量比1∶10溶解,振摇浸提1~5 d,收集上清液,采用盐析的原理使溶液中的胶原蛋白沉淀析出。向上述上清液中 加入Tris(6 g/L提取液),pH 7.5,调至最佳盐析浓度,搅拌均匀静置过夜后,4 ℃、10000 r/min离心30 min,将沉淀物冻干即得酸溶性胶原蛋白(acid-soluble collagen, ASC)粗品。通过3次重复实验,按下式计算胶原蛋白得率,ACS的得率为(2.24±0.3)%。
 
  酶法提取
 
  脱脂脱钙完全后,同时加入0.5 mol/L的乙酸溶液和 1.6%(按牛骨原料质量计)胃蛋白酶(1200 U/g)。牛骨与乙酸溶液质量比为1∶10,振摇浸提1~5d。收集上清液并加入Tris(6g/L提取液),调节pH 7.5,加热至90℃以上灭酶10 min,调至最佳盐析浓度,搅拌均匀静置过夜后,4℃、10000 r/min离心30min,将沉淀物冻干即得酶溶性胶原蛋白(pepsin-soluble collagen,PSC)粗品。通过3次重复实验,计算胶原蛋白得率,PSC得率为(3.32±0.4)%。
 
  分析讨论
 
  分析对比了酸法、酶法提取牦牛骨胶原蛋白的理化特性得出以下结论:采用酸法从牛骨中提取胶原蛋白得率是2.24%,酶法胶原蛋白得率是3.32%,酶法较酸法提取率提高了48.21%,但酶法提取的成本较高; 2种方法提取的胶原蛋白都含有其特征性氨基酸,且Gly 含量最多,PSC中氨基酸除Cys、Val、Met外,其他氨基 酸含量均高于ASC,故推测PSC的纯度可能相对较高; 酸法和酶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的紫外光谱基本一致,在 230 nm左右波长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峰,且在280nm波长处未出现紫外吸收峰,说明牦牛骨ASC和PSC中均不含有Trp,是典型的胶原蛋白;研究表明胶原蛋白在水系中纤维的Ts可以反映其稳定性,Ts与胶原蛋白中亚氨基的含量呈正相关,本实验测得ASC和PSC的Ts分别为 40.12 ℃和40.94 ℃,这可能是由于ASC和PSC的分子特性和构型存在差异;红外光谱及SDS-PAGE显示提取的胶原蛋白主要由α、β、γ三种亚基组分组成,属于I型胶原蛋 白,且三股螺旋结构完整。ASC的γ链和β链较浅较细,α链条带相对浅细且无70 kDa以下的条带,可能是因为ASC的蛋白结构相对较为完整,含有较少小分子的水解胶原及多肽;牦牛骨ASC和PSC都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纤维网状结构,两者呈现出相对统一规则的多孔网状结构,但酸法提取胶原蛋白结构分布相对均匀,推测其孔径的大小可能与制备过程中含水量有关。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