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益生菌与生物饲料研究中心的朱婕旭、高利娥、丁梓桐*等人将罗伊氏乳杆菌BX56及瑞士乳杆菌BX-1应用到高脂模型SD大鼠中,研究其对实验动物血脂水平的影响。这两株菌是本实验室筛选自青藏高原传统发酵牦牛酸奶中体外降胆固醇能力较高的乳酸菌,具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盐以及较强的肠道黏附能力,而且用钙圈法测定发现菌株BX-1产胆盐水解酶,而菌株BX56不产胆盐水解酶,但这只是对乳酸菌降解胆固醇机理的一个初步的探讨,并未深入研究。因此,初步确定这两株菌是具有良好耐受力的降胆固醇乳酸菌。本实验进一步研究其对饲喂高脂日粮SD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旨在为降血脂益生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大鼠体质量增加量、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变化
在体质量增加方面,可以看出HC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量显着高于其他3 组(P<0.05)。在采食量上,C组的大鼠采食量显着高于饲喂高脂饲料大鼠的采食量(P<0.05)。HC组大鼠的饲料利用率显着高于C组、BX56及BX-1组的大鼠的饲料利用率。
2、大鼠脏器指数变化
饲喂高脂日粮组大鼠的肝脏指数显着高于C组大鼠,而BX56和BX-1组大鼠的肝脏指数略低于HC组大鼠,但差异不显着(P>0.05)。而肾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在4 组SD大鼠之间没有显着性变化,这说明了灌胃的两种乳酸菌对于SD大鼠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3、大鼠血清TC质量浓度变化
在第1周时4 组大鼠的血清TC质量浓度差异不显着。到第3周时HC组、BX56组和BX-1组大鼠的TC质量浓度较C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显着(P<0.05),这表明给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后,在第3周时高脂动物模型已经基本建立。从第5周开始,BX56及BX-1组大鼠血清TC质量浓度与HC组比较,均有所下降,且BX-1组与HC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而BX56组与HC组之间差异不显着。
4、大鼠血清TG质量浓度变化
从第3周开始,饲喂高脂日粮的3 组大鼠的血清TG质量浓度开始显着高于C组(P<0.05)。第5周时,HC组大鼠血清中TG质量浓度显着高于C组大鼠和BX-1组大鼠(P<0.05),而BX56组大鼠血清TG质量浓度对比HC组虽然有所下降,但差异并不显着。
5、大鼠血清LDL-C质量浓度变化
从第3周开始HC组、BX56组及BX-1组大鼠的LDL-C质量浓度显着高于C组大鼠,而从第5周开始,BX-1组大鼠的LDL-C质量浓度开始显着低于HC组(P<0.05),而BX56组大鼠的LDL-C质量浓度与HC组之间并没有显着性差异。
6、大鼠血清HDL-C质量浓度变化
血清HDL-C质量浓度在4 组大鼠之间差异性不显着,但从总体来看,灌胃乳酸菌的两组大鼠HDL-C质量浓度略高于HC组,这说明灌胃乳酸菌罗伊氏乳杆菌BX56和瑞士乳杆菌BX-1对于HDL-C质量浓度有一定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7、大鼠粪便含水量变化
C组大鼠的粪便含水量最高,保持在60%左右,这与各组大鼠所喂食的饲料成分有很大的关系。而灌胃乳酸菌BX56和BX-1的两组大鼠粪便含水量比HC组大鼠粪便含水量要高。
8、大鼠粪便TC和TBA含量变化
HC、BX56、BX-1组大鼠粪便中TBA的含量显着高于C组(P<0.05),同时BX-1组的大鼠粪便中TBA含量也显着高于其他3 组(P<0.05)。综上来看,BX-1组大鼠粪便中TC含量高于HC组大鼠,但差异不显着;TBA的含量显着高于HC组大鼠,而BX56组大鼠的TC、TBA含量与HC组大鼠相比差异不显着。
9、大鼠肝脏TC和TG含量变化
饲喂高脂饲料的大鼠肝脏中TC和TG含量远高于C组,但是灌胃瑞士乳杆菌BX-1的大鼠肝脏中TC、TG的含量显着低于HC组(P<0.05),灌胃罗伊氏乳杆菌BX56的大鼠的肝脏TG含量虽然也显着低于HC组,但肝脏TC含量与HC组相比差异并不显着。
结 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从青藏高原传统发酵牦牛酸奶中分离纯化出来的瑞士乳杆菌BX-1在高脂模型大鼠中表现出良好的降低血清及肝脏TC、TG水平的能力和促进胆固醇、胆汁酸排出体外的能力,为进一步开发预防和治疗胆固醇高血脂症的益生菌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其降解胆固醇的机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从基因入手,通过研究乳酸菌对体内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来发现其具体的降胆固醇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