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奶粉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生产技术 » 正文

功能茶浸泡条件探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3  来源:sjgle
核心提示:功能茶概念兴起于21世纪,是对茶叶概念的扩大与延伸,但其本质上并不是茶。功能茶是依托原料的功能性,经过清洗、干制、杀菌等工艺后制得的干制品,因其饮用方式与茶叶类似,因此将其统称为功能茶。
   功能茶概念兴起于21世纪,是对茶叶概念的扩大与延伸,但其本质上并不是茶。功能茶是依托原料的功能性,经过清洗、干制、杀菌等工艺后制得的干制品,因其饮用方式与茶叶类似,因此将其统称为功能茶。
 
  随着快节奏生活的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呈现亚健康的状态,久而久之则会引起某些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健康浪潮的涌现可以说为现代人进行了一次健康观念的洗礼,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愈发迫切,在此背景下,功能茶的功能性以及便捷性就显得更加接地气,再加上传统茶文化的熏陶,功能茶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功能茶的原料也更加多样化,早已不再拘泥于早期的桑叶茶、菊花茶等传统原料,药食同源物质因具有食用和药用的双重价值,符合功能茶的基本特性,多可作为功能茶的原料来源。功能茶的核心点就在于原料的功能,因此对功能茶品质的评价更多集中于原料上,而对有效成分的转化关注度十分缺乏,这也引起一些"理性"消费者的疑虑,认为日常饮用并不能达到保健的目的,这显然也是片面的。
 
  活性物质是功能茶的主要功能成分,其组成非常复杂,既有水溶性的,也有油溶性的,而我们日常的浸泡饮用则只能获取其中的水溶性成分,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看做茶的水提物,下面我们以桑叶为例,来具体分析下浸泡对功能性成分释放的影响。
 
  总量持续增长
 
  水提物是以水为介质,对目标进行多次提取后浓缩获得,功能茶作为初级水提物,其浸出物的总量随浸泡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单次浸出物的量随着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这意味着日常冲泡也能够获取桑叶茶的功能成分。
 
  温度影响显着
 
  温度是影响活性成分释放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加热处理可以降低酚类氧化酶活性,抑制酚类物质的转化,提高稳定性,还可以诱导破坏细胞壁,促使食物组织结构分解和活性物质溶解、释放,从而提高浸出物含量;
 
  另一方面,游离的酚类物质在水中又极易发生转化、聚合、降解等,从而使含量降低。桑叶茶浸出物的含量整体上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温度越高单次浸出物的含量下降越迅速,有效成分释放不均衡,不利于口感的持续输出。
 
  单一成分差异较大
 
  桑叶茶因含有高效的糖苷酶抑制剂1-脱氧野尻霉素而受到关注,降血糖是其主打功能。研究指出,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约为0.14%,通过乙醇提取时的最大提取率可以达到95%,占提取物总量的3%左右,而水提物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低于1.5%。桑叶浸泡过程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与温度成线性相关性,温度越高,损失越大,对功能输出越不利。
 
  功能茶除了要强调功能性,其口感也同样重要,为了保持口感的统一及持续性,其温度不易过高,再考虑温度降低所需时间对浸出物的影响,冲泡温度以85℃-90℃为宜,冲泡次数3-4次。不同原料的功能成分属性差异明显,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活性成分则呈现增长的持续性,温度、次数、时间等都有助于成分的积累,比如多糖类物质,因此在功能茶的开发上,生产企业应该将产品研究透彻,使其更贴近消费者。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