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加工之前,预设和期望的工艺,是“目标工艺”;而在加工之后产生的事实上的效果,则是“实际加工工艺”。在当前的稻米加工生产活动中,目标工艺与实际加工工艺几乎总是不一致的,尤其是单位时间内,实际加工工艺效果总是忽高忽低的不平稳,有的加工企业,甚至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工艺,有的只是生产加工结束后的被动定等,对生产加工活动完全失去了应有的目标明确的把控,更谈不上设定。
稻米加工的每道工序,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工艺效果,各道工序的工艺效果累积,就是最终的工艺结果。最终的工艺结果则具体体现为:得米率,整精米率,加工精度(留皮率、留胚率、白度值、透明度),碎米率,异色粒率等。
各道工序的工艺效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像清杂去石的工艺效果就直接影响砻谷工序:清杂去石不净,则胶辊容易磨损,脱壳率下降;砻谷工艺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得米率,也直接影响谷糙分:脱壳率过高则砻谷碎糙米增高,脱壳率过低则回砻谷增多,回砻谷增多仍然使砻谷碎糙米增高,脱壳率不稳定也使谷糙分离效果不好,糙中谷多了,影响碾米效果,谷中糙多了,增加了回砻谷的数量,不仅降低了产量增加了能耗,更使得砻谷增碎进一步增高;碾米是稻米加工的最核心最关键工序,谷糙分效果直接影响碾米的效果:一碾工艺决定了二碾的初始,二碾的工艺决定了三碾的来料......以此类推,一环紧扣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些许的偏差,都会影响最终的加工工艺效果,影响出米率,影响成品米的品质,影响销售,影响口碑,影响企业利润。
当前,米厂的实际加工工艺与目标工艺几乎是脱节的,不仅不相符,而且是无规律的不相符,不相符的程度或者高低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不规则的变化,所以,这就很容易理解米厂的加工品质通常会不稳定:令人满意的加工效果不能持续、不能维持、更不能重现,令人不满意的加工结果,不能杜绝、不能避免,还无法规避。
实际加工工艺效果不稳定,使最终成品质量不稳定;各道工序没有标准化的可执行的目标工艺,使每一次的工艺效果不能重现。
这个现象通常被认为是原粮变化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因为稻米加工的工艺没有做到标准化,精益化,稳定化。这一点很容易求证和判断,如果砻谷机的脱壳率一直稳定在某一个值,在设备没有故障的条件下,谷糙分离则基本不会出现工艺效果的偏差,糙米中就不会有稻谷,回砻谷中也不会有糙米;如果每一道碾米都能均匀一致并满足工艺目标,那么最终的碾米品质也就不会不稳定,就可以做到均匀,达标,不冗余。
那么,如何实现工艺的标准化,就成了关键问题。
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工艺目标,可定性可量化的工艺目标。逐道工序建立对应的工艺标准,从清杂、去石、砻谷、谷糙分,直到碾米、抛光、色选、配米。建立标准时,有的工序工艺容易定性,比如砻谷的脱壳,何为稻谷、糙米,何为碎糙米、未熟糙米,人们有着天然的本能的辨识标准,所以砻谷的目标工艺只在于脱壳率多少和碎糙米多少的量化;有的工序则还需要从定性工作开始,比如碾米,目前对于碾米工序的工艺要求标准不一,有的要求白度,有的要求透明度,有的要求留胚率或者留皮率,同时,在多机轻碾条件下,还需要对各道碾米进行分别定义,然而这其中会面临诸多问题:如果以留胚率或者留皮率为终碾标准,则在一碾、二碾无法以留胚率或者留皮率定义;如果以白度值或者透明度定义,则无法辨识均匀度问题,标准本身就“不标准”——不论是白度值还是透明度,当前的衡量方式就存在先天的缺陷——例如,衡量了10000颗米粒(当然可以更多或更少),其白度值是这1万颗米的整体呈现(透明度的衡量与此同),而这1万颗米中哪些米粒刚好符合目标工艺,哪些米粒低于目标工艺(低多少),又有哪些米粒高于目标工艺(高多少),全都不得而知,所以,可能的情况是,10000颗米整体呈现的白度值或透明度达标,事实上则是刚刚达标的2000颗,还有4000颗超过目标工艺,4000颗没有达到目标工艺。
因此,目标工艺的标准建立必须科学,可定义,可量化,并保证标准的一致性。要执行标准的一致性,还必须保证执行标准的唯一数据来源。
其次,在有了可执行的标准之后,关键在于执行标准的手段。执行标准的手段包括方式、方法,以及由谁执行和如何执行,在此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取样,样本的代表性至关重要,样本不具代表性,一切都是枉然,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只有“在线检测”。“在线检测”不是随手在线上取得的一批样本,而必须是真正能代表“线上”的样本,还必须是源源不断的样本,以及源源不断的检测。第二个问题则是检测主体,也就是“由谁执行”,如果执行的结果会随环境或者时间或者主体而改变,那么,再好的标准都无济于事,比如受灯光的影响,在白炽灯下与日光灯下检测会有差别,早上与晚上检测有差别,或者可以受到情绪、身体状况、工作意愿等因素影响的感官鉴定,又或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检测结果(即所谓“一百个人读出一百个哈姆雷特”,张三说够白,李四觉得还不够;张三觉得透明度刚好,李四觉得透明度略有不足)...这些都有悖于标准本身,执行标准的主体有主观成分,执行结果必然会飘忽不定,所以,标准执行必须是“唯一”的数据来源。
再次,则在于如何贯彻工艺标准,例如,砻谷的目标工艺是脱壳率87%,那么:第一,必须准确了解当前(每一个单位时间的“当前”,也就是“实时”,在时间维度上是连续的)的脱壳率是多少,而不是“大概”,也不是“觉得”,而是唯一标准的检测;第二,精细化的砻谷机调制,从源源不断的砻谷工艺数据中不断地分析判断,及时发现偏差并即时修复偏差。再例如碾米,如果一碾的目标工艺是开糙率65%,那么就需要精准地执行出65%开糙率并始终稳定保持的实际工艺效果。
每一道工序都有了标准的目标加工工艺,而且得到了精益化的执行,标准而精细的加工过程控制,保证了最终的工艺效果稳定,也保证了任何一个加工工艺目标不仅是可实现的,而且还是可以反复重现的。
这就是稻米加工工艺的标准化,精益化,稳定化。标准、精益、稳定的加工工艺,可将大米加工到任何期望的精度,还可以使稻米加工的损耗大幅度降低,甚至降到最低。
水稻加工智能工厂,也就是智能米厂,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