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袁倩、王柏辉、苏琳和靳烨*等人通过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脂肪酸组成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分析脂肪酸组成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相关关系,以期为今后通过调控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善舍饲条件下羊肉脂肪酸组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不同饲养方式对苏尼特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两种饲养模式下苏尼特羊股二头肌均检测出16 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硬脂酸相对含量最高,放牧组棕榈酸和硬脂酸相对含量分别为19.011%和16.744%,舍饲组对应相对含量分别为24.373%和21.933%。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相对含量最高,放牧组和舍饲组分别为45.577%和36.089%。放牧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着低于舍饲组(P<0.05),棕榈酸和硬脂酸相对含量均显着低于舍饲组(P<0.05)。放牧组MUFA相对含量显着高于舍饲组(P<0.05),棕榈油酸相对含量显着低于舍饲组(P<0.05),油酸相对含量显着高于舍饲组(P<0.05)。放牧组PUFA相对含量高于舍饲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PUFA中α-亚麻酸、共轭亚油酸(CLA)、EPA和DHA相对含量均显着高于舍饲组(P<0.05)。放牧组的n-3PUFA相对含量显着高于舍饲组(P<0.05),n-6/n-3水平显着低于舍饲组(P<0.05)。
2、RNA提取结果
从苏尼特羊股二头肌肌肉中提取的总RNA经质量分数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28S、18S处条带清晰明亮,总RNA完整无降解。经TU-18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OD值均在1.8~2.1之间,可知RNA纯度高,可用于后续反转录实验。
3、不同饲养方式苏尼特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
放牧组SREBP1-c在股二头肌的表达量显着低于舍饲条件下(P<0.05)。放牧条件下HSL、DGAT和FADS2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舍饲组(P<0.05)。FASN、LPL、PPARγ和FADS1的表达量在不同饲养方式下无显着差异(P>0.05)。
4、脂肪酸含量与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PPARγ基因表达量与SFA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SREBP1-c的表达量与SFA含量呈正相关,HSL和LPL表达量与SFA含量呈负相关,这主要是因为SFA占脂肪酸组成的绝大部分,而SREBP1-c基因主要调节脂肪合成,HSL和LPL基因主要调控脂肪分解。
结 论
放牧组羊肉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着低于舍饲组(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着高于舍饲组(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中α-亚麻酸、共轭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相对含量均显着高于舍饲组(P<0.05);放牧条件下股二头肌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量显着低于舍饲条件下(P<0.05);放牧条件下股二头肌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激素敏感酯酶、脂肪酸脱氢酶2基因表达量均显着高于舍饲组(P<0.05);同时PPARγ基因表达量与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从脂肪酸的角度来讲,放牧组肌肉营养价值更高,今后可通过调控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来改善舍饲羊营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