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奶粉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检测技术 » 实验室常识 » 正文

玻璃器皿使用的注意事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4
核心提示:敢说,无论在什么类型的实验室里,玻璃器皿一定是出镜率最高的,然而地位和其他的大型仪器相比却有点相形见绌了。普遍实验室人员对玻璃器皿重视不够,这是要吃亏的。
   敢说,无论在什么类型的实验室里,玻璃器皿一定是出镜率最高的,然而地位和其他的大型仪器相比却有点相形见绌了。普遍实验室人员对玻璃器皿重视不够,这是要吃亏的。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好,但并不是绝对不受侵蚀,而是其受侵蚀的程度符合一定的标准。因玻璃被侵蚀而又痕量离子进入溶液中和玻璃表面吸附溶液中的待测分析离子,是微量分析要注意的问题;氢氟酸很强烈地腐蚀玻璃,故不能用玻璃仪器进行含有氢氟酸的实验;储存碱液的玻璃仪器如果是磨口仪器还会使得磨口粘在一起无法打开,因此玻璃容器不能长时间存放碱液。。。
 
  使用玻璃器皿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可不是拿来就用。
 
  首先,小析姐带你了解下玻璃料性(非石英类),大体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硬质料;
 
  按照其耐热急变温差的大小又可分为特硬质和硬质两种。特硬质高硼硅酸盐玻璃,其耐温急变温差超过270℃。硬质玻璃是一种硼硅酸盐玻璃,它有大炉吹制硬质料和灯工硬质料之分,灯工硬质料中增加了氧化钾的成分含量,能延长玻璃料的冷却时间,便于较复杂仪器的加工生产。
 
  第二类:中性料玻璃;
 
  其为低硼钠钙玻璃,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高度透明度的特性。
 
  第三类:普通玻璃;
 
  一种钠钙玻璃,适于制作量器等低档玻璃仪器
 
  玻璃的器皿的化学组成及性质
 
  玻璃的料性很多,识别玻璃料性最正确的方法是化学分析法,但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和技术才能进行。一般情况,可以用简便的方法对玻璃料性进行粗略识别:
 
  1.拉丝法:
 
  利用玻璃的膨胀系数不同来区分玻璃料性。用灯工设备将两种不同料性玻璃加热使之黏合在一起,并待加热温度达到玻璃软化温度时,将玻璃拉成细丝,由于膨胀系数不同形成的弧度不同,弧度大的膨胀系数就大,即为软质玻璃,反之为硬质玻璃。
 
  2.氢氟酸腐蚀法:
 
  用钢锉在需要区分的不同料性的玻璃上锉一痕迹,然后在痕迹上滴一滴体积分数为1%的氢氟酸,若液滴处出现混浊即为钠玻璃或钾玻璃,仍透明清亮的即为其它料性玻璃。
 
  3.火焰法:
 
  玻璃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或微黄色,则为钠玻璃,呈紫色即为钾玻璃。
 
  4.加热法:
 
  将玻璃管在酒精喷灯上加热,不久就软化弯曲的为软质玻璃,钠玻璃受热后极易软化,又使火焰呈微黄色。铅玻璃受热也极易软化且易变黑。硬质玻璃受热不易软化,即使受热时间长而软化,但一旦离开火焰即迅速变硬。
 
  5.目测法:
 
  通过观察玻璃管管端的颜色来区分玻璃料性,一般软质玻璃呈青绿色,硬质玻璃多呈微黄或白色,颜色越浅玻璃越硬,重量也越轻。目测法一般是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才掌握。
 
  玻璃器皿的存放
 
  玻璃仪器属于易耗品,它的管理与分析仪器的常规管理要求基本相同,即要求入柜、分类、定位存放。玻璃仪器的存放要分门别类,便于取用。
 
  (1)平底玻璃仪器。
 
  如容量瓶、量筒、平底烧瓶、试剂瓶、滴瓶等,如果数量不多,可把高大的摆在后面,矮小的放在前面,存放顺序在一个柜内可以打乱,烧杯、量杯、漏斗等杯皿类玻璃仪器,要倒扣在柜内,以便防尘。圆底烧瓶、三角烧瓶等可以在柜内隔板上做成孔洞,将它们倒插在孔洞里,既防尘又稳当。玻璃仪器放置时,需相互隔一定的距离,以免碰撞损坏。
 
  (2)小型玻璃仪器。
 
  如密度计、温度计、胶头滴管、干燥管要放在抽屉里,下面要垫上棉纱以防滚碰。试管、滴定管、移液管、分液漏斗、安全漏斗等要放在专门的格盒内,再放入仪器柜,格盒外都要贴上标签。
 
  (3)磨口器皿。
 
  如容量瓶、试剂瓶、分液漏斗、酸式滴定管、滴瓶等,用完洗净后要在磨口与旋塞(或瓶塞)之间加垫一纸片,以免日久粘结,难以开启。有玻塞的玻璃仪器,存放时要用橡皮圈将玻塞与仪器拴在一起,以免使用时错配。
 
  (4)气体发生器等成套性玻璃仪器。
 
  存放时主、配件要配套放在一起,以防弄错或丢失。滴定管、活塞等要在玻璃塞上涂上凡士林,以起防漏和易转动的作用。
 
  玻璃器皿的选择和使用
 
  容量分析中准确地测量溶液的体积,是获得良好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因而必须正确使用容量器具,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实际操作时往往存在一些差错。
 
  1.不能正确区分酸式/碱式滴定管。
 
  使用过程中往往将酸式滴定管误认为碱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误认为酸式滴定管。这样一来便错误百出。因为酸式滴定管下端带有玻璃活塞,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因为碱性溶液能腐蚀玻璃。使活塞转动。而碱式滴定管下端接有一橡皮管,不能盛放酸或氧化剂等腐蚀橡皮的溶液如:AgNO3、KM-nO4、I2等溶液。
 
  2.不按规则正确使用容量瓶。
 
  容量瓶是常用的测量容纳一定溶液体积的一种容量器具,这主要用来配稀释一定量溶液到一定的体积的容量器具。但实际中往往有人用它来长期贮存溶液,尤其是碱性溶液,它会侵蚀瓶壁使瓶塞粘住,无法打开。配制好的溶液不能贮存在容量瓶中,而应及时倒入试剂瓶中保存,试剂瓶应先用配好的溶液荡洗2~3次。(是不是有很多小伙伴经常用容量瓶储存配好的试剂或标液)
 
  3.不按规定定期校正
 
  如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等计量量具。有时其标值与真实体积不相符合,造成体积误差,从而引起系统误差。一般每半年校正一次。
 
  4.量器的容量允差和标准容量等级。
 
  不同类型的容量允差不同,导致选择量器不当造成量器本身引起的误差。通常要求准确地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采用移液管和吸量管,而不能用量筒、量杯等其他量具而引起误差。
 
  5.不同形态的试剂选用不同的试剂瓶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化学试剂要都放在药品厨里,原则上:
 
  (1)粉末或颗粒状固体,应放入广口试剂瓶。
 
  (2)液体试剂应放入细口试剂瓶。
 
  (3)碱性试剂不能放在磨口瓶内,强碱溶液、浓氨水、水玻璃、碳酸钠溶液等碱性试剂应放在代胶塞的试剂瓶中保存。
 
  有关玻璃器皿操作注意事项
 
  1.盛放试剂时,不了解试剂瓶的性质、用途及注意事项。随意盛放,不遵循固体试剂盛放广口瓶,液体试剂盛放细口瓶,酸性物质用玻璃塞,碱性物质用橡皮塞,见光易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的原则(如AgNO3、I2液等)。这样引起杂质或是量变化导致错误。
 
  2.取用试剂时,不按照规定将瓶塞倒放在操作台上,致使试剂污染,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3.使用称量瓶称取试样时,不将称量瓶先在105°C烘干,冷却恒重后取用;干燥好的称量瓶用手直接拿来,而不是用干燥洁净的纸条套在称量瓶上来取用。导致称量瓶附杂,影响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溶液时,不得借助漏斗或其他容器引起标准溶液浓度改变或污染。
 
  5.玻璃仪器的清洗是检验工作的第一步。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往往忽视了在检验前和完毕后,立即清洗所用玻璃器具,或对器具的清洁检验工作。以至器具内壁严重挂有水珠、污垢、沉淀干涸粘附于内壁等,无法清洗净,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6.一般质量检验的品种多、项目杂,不可能每测一个指标固定使用一套专用仪器,往往交替使用,而对使用的仪器又不经过严格清洗或清洁度检验。必然引起试剂间的交替污染。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7.部分实验人员对容量量具与非容量量具性质和洗涤方法混为一起,均使用去污粉刷洗,这样造成容量量具的容量不准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8.加热过程是理化分析中常有的步骤。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往往忽视或根本弄不清哪些仪器能否加热,以至出现差错。事实上玻璃容器并非都能直接加热,如量筒、量杯、容量瓶、试剂瓶等不能直接加热。应酌情选用烧杯、烧瓶、三角瓶等反应容器。实际工作中若不明了这些基本知识,必然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检验事故。
 
  9.加热玻璃容器时,不能直接将容器置于电炉中,要放在石棉网上,以防容器受热不均匀,甚至于爆裂。
 
  10.使用过程中,温度变化过于剧烈,或高温时骤冷或取下的灼热玻璃容器直接放置台面上,而不按规定放置在石棉网上,导致容器破裂,试剂散失,影响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11.实际工作中,有人怕麻烦,不习惯正确使用干燥器,对于需要准确称量的加热器具应烘干取出稍冷后(约30s),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进行称量(30min即可)。温热的器具放入干燥器时,应先将盖留一缝隙,稍等几分钟再盖严;挪动干燥器时,不应只端下部,而应按住盖子挪动以防盖子滑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