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张正敏、杨艺琳、李美琳和郑永华*等人意在研究EBR处理对控制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的作用,并探究EBR是否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来控制桃果实病害,以期为EBR处理在果蔬采后防腐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不同浓度EBR处理对桃果实采后病斑直径和发病率的影响
桃果实接种R. stolonifer后,36 h开始发病,病斑直径逐渐增加,接种60 h后,1、5 μmol/L处理组果实的病斑直径均显着低于对照组果实(P<0.05),1、5、10 μmol/L处理组病斑直径分别为对照组的87.7%、66.2%和93.4%。从病斑直径角度比较,3 个浓度EBR中5 μmol/L抑菌效果最好。在接种后的前48 h,3 个浓度处理组果实发病率均小于对照组,60 h时所有组果实的发病率均达到100%;其中5 μmol/L处理的效果最好,能明显延缓发病率的上升,接种后36 h,该组发病率仅为对照组的83.2%。因此选择对桃果实采后软腐病抑制效果最好的5 μmol/L的EBR处理浓度开展下一步实验,研究EBR处理对桃果实采后能量代谢的影响。
2、EBR处理对桃果实采后硬度、TA质量分数、TSS质量分数和VC含量的影响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桃果实的硬度、TA质量分数和VC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20±1)℃贮藏期间,呈逐渐下降趋势。EBR处理组的果实硬度在48 h和60 h时分别是对照组的1.58 倍和1.91 倍;EBR处理组果实的TA质量分数在24 h后开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8 h时比对照组高4.3%。在接种后60 h,EBR处理组果实VC含量为23.34 mg/100 g,显着高于对照组(22.60 mg/100 g)(P<0.05)。这说明EBR处理能延缓采后桃果实硬度、TA质量分数和VC含量的下降,贮藏后期还能保持较高的TA质量分数和VC含量。TSS质量分数在贮藏期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36 h达到高峰。这可能是因为桃果实采后存在后熟现象,后熟过程中TSS会有所积累。EBR处理组果实的TSS质量分数在48 h和60 h时分别为11.61%和11.54%,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6%和3.7%。这些结果说明,与对照相比,EBR处理能维持采后桃果实良好的品质。
3、EBR处理对桃果实采后ATP、ADP、AMP含量和能荷的影响
随接种后贮藏时间的延长,ATP含量在前36 h逐渐增加,随后迅速下降,EBR处理显着促进了ATP在贮藏前期的积累(P<0.05),并延缓了贮藏后期ATP含量的下降,在48 h和60 h时EBR处理组ATP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高出6.5%和8.4%。ADP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24 h达到高峰;整个贮藏时间内,EBR处理组ADP含量始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AMP含量在贮藏前24 h保持平稳状态,随后逐渐上升,但EBR处理显着抑制了AMP含量的上升,48 h后AMP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能荷水平的变化与ATP含量变化趋势类似,两组的能荷水平在贮藏前期保持平稳,36 h后迅速下降,在接种60 h后EBR处理组的能荷水平为69.1%,显着高于对照组(66.1%)(P<0.05),这说明EBR处理能显着延缓桃果实能荷的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对照组和EBR处理组桃果实的发病率和能荷水平均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0.962,P<0.01),说明能荷水平越高,越能抑制发病率的上升。因此,EBR处理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来增强桃果实采后的抗病能力。
4、EBR处理对桃果实采后能量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Ca2+-ATPase和H+-ATPase活力在整个贮藏期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贮藏24 h后,Ca2+-ATPase活力开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EBR处理组Ca2+-ATPase活力分别在48、36 h达到峰值,且EBR处理组峰值比36 h时的对照组高7.8%。H+-ATPase活力在48 h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EBR处理组的H+-ATPase活力在整个贮藏期间均高于对照组,36 h和48 h时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6%和3.9%。SDH活力在贮藏12 h后迅速上升,在48 h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EBR处理组的SDH活力在贮藏前12 h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36 h后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36、48 h和60 h时,EBR处理组的SDH活力比对照组分别高8.7%、7.5%和7.4%。CCO活力在贮藏前期上升迅速,于36 h到达高峰,此时EBR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酶活力比初始分别高出24.7%和15.7%;随后两组的CCO活力开始下降,但EBR处理组的CCO活力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在贮藏末期(60 h),对照组CCO活力仅为EBR处理组的86%。由此可知,EBR处理能够促进4 种能量代谢相关酶活力的上升,并能抑制后期酶活力的下降。
结论
5 μmol/L的EBR处理能最显着抑制桃果实病斑直径和发病率的上升(P<0.05),同时保持桃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与仅接种匍枝根霉的对照组相比,EBR处理能提高Ca2+-ATPase、H+-ATPase、琥珀酸脱氢酶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延缓三磷酸腺苷和二磷酸腺苷含量的下降,抑制一磷酸腺苷含量的上升,从而维持较高的能荷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对照组(r=-0.939,P<0.01)和EBR处理组(r=-0.962,P<0.01)桃果实的发病率和能荷水平均呈显着负相关。因此,EBR处理抑制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的发生与其维持较高的能荷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