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自2004年起不断发布和修订食盐推荐摄入量标准,2013年,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将"到2025年将盐摄入量相对降低30%"作为预防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的9个自愿性全球目标之一。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开展了"三减三健"专项行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减盐行动已成为全球共识。
食品工业是健康中国的基石,也是减盐行动的先行者,3月29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实践研讨会成功举办,历时三年的《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正式出版,促进食品工业减盐行动的有序开展。食品工业中,肉制品是仅次于谷物制品的第二大食盐摄入来源,降低肉制品中的食盐添加量是响应减盐行动的重要一环,然而,食盐在肉制品中是非常重要的配料之一,减少食盐的添加量直接影响肉制品的品质。因此,探讨如何规避食盐减少带来的不利因素,是肉制品减盐的关键步骤。
食盐在肉制品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调味作用
咸味是食品风味的核心,添加食盐可增加和改善食品风味。同时能起到去腥、提鲜、解腻、减少或掩饰异味、平衡风味等的作用。
2、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食盐可降低水分活度,提高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肉制品的货架期。
3、促进脂质降解
脂质氧化是肉制品的主要生化反应之一,脂质氧化会造成产品品质的下降,而适当的脂质氧化可以起到提升风味的作用,食盐是促进脂质氧化的因素之一,适当的添加量可以起到增加风味的作用。
4、提高肉制品的保水性、改善质构
食盐能增加水合作用和结合水的能力,从而改善肉制品的质地,降低食盐添加量将显着降低其硬度、回复性、黏聚性、咀嚼性等质构特性,降低产品品质。
肉制品中减盐的应对措施常采用替代方式,比如用氯化钾、乳酸盐等替代一定量的食盐,也可以通过乙醇、可食用中药类物质、香料等与食盐的协同作用,来降低食盐的用量。另外,添加品质改良剂也是常用的方式之一。实际上,肉制品减盐行动是以健康为目的的行为,如果减盐要换来额外物质的添加并不是减盐的初衷,也不符合清洁标签的发展趋势,因此通过工艺技术提升,是减盐行动的有效补充措施。
高压处理技术是一种非热加工技术,被认为是应对减盐的有效途径。高压处理的肉制品可以显着改变肉的分子组成,增强肉凝胶的稳定性,修改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质构,从而降低食盐减少带来的影响。高压处理技术产生的效果与受加工材料息息相关,不同的肉制品组成需要的压强不尽相同,而且压力与品质改善不呈线性关系,不适宜动态作业。比如鸡肉肠在200MPa高压处理能显着提高产品的保水性和质构特性,而400MPa的高压处理则降低了产品的保水性和质构特性。因此,高压与食盐量之间的关系还需继续深入研究,但不可否认,高压处理是应对肉制品减盐行之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