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的刘玉兰、胡爱鹏和合肥燕庄食用油有限责任公司的刘燕等人通过对芝麻原料中PAEs含量的检测分析,以及对不同芝麻油生产工艺(芝麻整籽取油、脱皮取油、压榨取油、浸出取油)制取得到的芝麻油中PAEs含量的检测分析,探讨芝麻油生产中PAEs的成因和迁移规律,明确芝麻油生产中原料和制油工艺对芝麻油中PAEs含量的影响,为准确制定PAEs风险防范和控制技术提供依据,以确保并提升芝麻油的品质安全。
1、不同产地芝麻原料中PAEs的组分含量
芝麻原料中PAEs的组分含量
总体上看,芝麻原料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的超标风险不高,GB 19641—2015《食用植物油料》中也没有对PAEs作出限量要求。但芝麻既可以直接食用又可以用于提取食用油,直接食用时PAEs风险不能忽视,而做为食用油原料,PAEs良好的脂溶性很可能使其随制油过程富集至食用油脂中,因此芝麻原料的塑化剂风险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和防范,同时应加强对芝麻乃至所有植物油料中塑化剂在制油过程向油脂中迁移程度的研究。
不同产地原料芝麻中PAEs的含量
检测来自河南、安徽、山东、新疆、山西、四川产地的8 个芝麻样品中的DIBP、DBP、DEHP、DINP和Σ8PAEs含量进行分析。单因素方差结果(P<0.05)表明8 个产地芝麻样品中的DIBP、DBP、DEHP、DINP和Σ8PAEs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差异性水平也有所不同,表明产地对原料芝麻中PAEs含量存在显着性影响。
芝麻不同部位PAEs含量分析
1号芝麻的3 个样品,其脱皮种仁中PAEs含量比整籽芝麻含量有一定程度降低,而芝麻皮中PAEs显着高于芝麻整籽和芝麻种仁(分别是整籽的3.76 倍和种仁的4.39 倍)。2号芝麻的3 个样品,其脱皮种仁和芝麻皮中的DIBP、DBP、DEHP、DINP和Σ8PAEs含量明显高于芝麻全籽含量。
2、芝麻中PAEs在不同制油工艺向油脂中的迁移规律
不同制油工艺所得芝麻毛油中PAEs含量分析
芝麻种仁中DBP、DEHP、DINP含量及Σ8PAEs均高于其整籽;芝麻种皮中DBP、DEHP、DINP含量及Σ8PAEs均高于其整籽和种仁。芝麻皮中DBP、DEHP、DINP含量及Σ8PAEs分别是芝麻整籽的2.4、7.4、1.8 倍和3.8 倍;脱皮处理后的芝麻种仁中DBP、DEHP、DINP含量及Σ8PAEs比其在整籽中含量分别下降20.2%、6.8%、13.4%和14.3%。这说明脱皮可以有效降低芝麻中的PAEs含量。
芝麻原料中PAEs向毛油中迁移率的分析
采用压榨法取油时,整籽芝麻压榨毛油中的DIBP、DBP、DEHP、DINP以及Σ8PAEs含量分别是整籽芝麻中含量的1.10、1.18、1.04、1.11 倍和1.09 倍;脱皮芝麻仁压榨毛油中DIBP、DBP、DEHP、DINP以及Σ8PAEs含量分别是脱皮芝麻仁中的1.06、1.14、1.03、1.05 倍和1.04 倍;脱皮芝麻仁压榨毛油是整籽芝麻压榨毛油的0.82、0.91、0.96、0.92 倍和0.90 倍。采用浸出法取油时,整籽芝麻浸出毛油中的DIBP、DBP、DEHP、DINP以及Σ8PAEs含量分别是整籽芝麻含量的1.28、1.71、1.29、1.31 倍和1.41 倍;脱皮芝麻仁浸出毛油中的DIBP、DBP、DEHP、DINP以及Σ8PAEs含量分别是脱皮芝麻仁中含量的1.22、1.28、1.25、1.17 倍和1.23 倍。
结 论
芝麻与其他植物油料一样不同程度地含有塑化剂,国标限量控制的DBP、DEHP、DINP的检出率均为100%,3 种组分和Σ8PAEs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 0.137、0.560、0.559 mg/kg和1.165 mg/kg,DBP超标率为10%,DEHP超标率为5%。不同产地芝麻样品中塑化剂含量呈现显着性差异,芝麻皮中塑化剂含量高于种仁;芝麻中的塑化剂会伴随制油过程向毛油中迁移富集,DBP、DEHP、DINP和Σ8PAEs在压榨芝麻毛油中的平均含量分别是芝麻中的1.16、1.03、1.11 倍和1.07 倍,在浸出芝麻毛油的平均含量分别是芝麻中的1.49、1.27、1.24 倍和1.33 倍;脱皮处理可以使芝麻毛油中DBP、DEHP、DINP和Σ8PAEs含量分别降低20.3%~24.8%、22.1%~40.4%、7.9%~10.0%、17.9%~23.1%、17.6%~25.8%;无论是芝麻整籽还是脱皮芝麻种仁,浸出毛油中PAEs含量明显高于压榨毛油。研究结果明确了芝麻油生产中原料和制油工艺对芝麻油PAEs风险的影响,可为芝麻油生产的PAEs风险防范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