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病毒最早于 1921 年在非洲东部肯尼亚首次被发现,随后一直控制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1957 年病毒从非洲的安哥拉传到欧洲的西班牙,1971 年病毒从西班牙传入南美洲的古巴,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多数国家陆续暴发疫情。2007 年病毒传入欧亚接壤的高加索地区,随后开始向俄罗斯南部地区扩散流行。截止目前,全球有37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其中13个国家已经根除,根除时间多为5-36年,防控形势严峻。
>>>>
非洲猪瘟为何难以控制?
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全长 170~190 kb,为有囊膜的双链 DNA 病毒,病毒粒子大小为 175~215 nm,呈正二十面体结构,也是唯一的虫媒DNA病毒。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引起猪的死亡率可达100%,并且非洲猪瘟具有潜伏期,即使感染病毒,但没有临床症状,就有可能通过非实验室检验技术关卡流入市场,进而导致下游食品企业相关问题的出现。
>>>>
非洲猪瘟的检测方法
非洲猪瘟与传统猪瘟相似且综合症状复杂难辨,临床上类似于急性猪瘟,表现为高热、皮肤充血、流产、水肿和脏器出血。我国因之前不属于非洲猪瘟疫情国家,因此没有相关的针对性研究,目前采用的是原农业部检疫所于1997年与美国梅岛动物病研究所共同研究的检测方法,主要是PCR和ELISA,标准遵循GB/T 18648-2002非洲猪瘟诊断技术。
随着相关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非洲猪瘟的检测方法也更加完善。PCR技术是目前最简单、快速的分子学检测方法,但该方法的敏感性有限,因此以PCR为基础的更新方法应运而生。
1、荧光定量 PCR 方法,该方法是将光谱技术引入到PCR 反应中,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弱变化定量测定特异性扩增产物的量,解决了常规 PCR 方法敏感性低和电泳检测中溴化乙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2、等温扩增法,该方法是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温扩增方法不需要 PCR 中的变性、退火步骤,即可完成对靶序列的循环扩增,大幅缩短了时间,整个扩增反应时间一般少于 60 min,而常规PCR 方法的反应时间一般需要 2 h 以上。等温扩增试剂盒适合现场检测,灵敏度高,能够大幅提高猪瘟防控的可行性。
ELISA是目前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技术,但作为血清学检测技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对于疫情的流行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胶体金试纸检测方法是一种快速的免疫检测技术,能够快速检测病毒的存在,适宜猪瘟的前期防控。
近日,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了《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19版)》,进一步稳固我国非洲猪瘟的可控程度。当下的形式对下游食品生产企业是严峻的考验,除了要严格控制原料的来源,更要加强自身检验水平的提高,确保产品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