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体系认证 » 正文

检定前、续检中和检定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7
核心提示: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是我国法制计量中的几个术语, 是计量器具经过型式批准或检机检验后, 对计量器具控制的三个不同阶段, 是法制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衡器的检定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是我国法制计量中的几个术语, 是计量器具经过型式批准或检机检验后, 对计量器具控制的三个不同阶段, 是法制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衡器的检定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衡器主要有承重系统、传力转换系统以及示值系统组成, 按其结构原理可以分为机械秤、电子秤和机电结合秤三类。 衡器在我国工业、农业、商业以及医疗卫生部门都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因此衡器的性能和质量对社会运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此种情况下, 加强对衡器进行首次检定和使用中检验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衡器的首次检定
 
  所谓首次检定, 就是指对未接受过检定的全新的衡器进行检定操作, 以确保衡器的质量满足各领域的实际使用要求, 并对新衡器的计量性能进行检查和试验, 确保其满足相关部门批准时型式的要求, 以确保衡器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 首次检定合格的衡器, 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出具具有说服力的检定证书, 加盖相关部门公章以及和合格印章, 并清楚准确的注明首次检定的日期和时间。 首次检定不合格的衡器, 相关部门应当出具准确的检定结果通知书, 不准许衡器出厂、销售和使用, 进而从整体上维护社会的稳定运行。
 
  后续检定
 
  后续检定是指衡器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它包括:
 
  a.强制性的周期检定;
 
  b.修理后检定;
 
  c.新投入使用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使用前的检定;
 
  d.周期检定有效期内的检定 (该检定通常是用户提出请求, 或者由于某种原因, 在有效期内封印失效) 。
 
  后续检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衡器自上次检定, 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后, 其计量性能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要求。一般情况, 后续检查与首次检定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后续检定的要求不像首次检定那样严格。如称量测试可根据衡器的实际使用状况确定, 但至少不能少于2/3的最大称量;重复性测试可只进行约为50%最大称量的测试。对上述测试项目的精简, 主要是从衡器检定和使用的实际情况考虑。在保证检定工作质量的前提下, 以达到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检定工作效率的目的。后续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与首次检定下的最大允许误差相同。
 
  后续检定合格的衡器, 出具检定证书, 加盖检定合格印或粘贴合格证, 应注明施行后续检定的日期以及后续检定的有效期。后续检定不合格的衡器, 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并不准使用。
 
  衡器使用中的检验
 
  衡器使用中检验是对衡器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能够明确衡器检定标记或证书的实际效力, 并对衡器在检定后的状态进行检查和监管, 观察衡器的保护标记完好程度以及检定后衡器是否遭到改动, 以及改动的误差是否在使用中的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 从而确保衡器的实际使用性是否满足国家相关部门对衡器性能的要求。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 衡器使用过程中检验的最大允许误差是首次检定最大允许误差的两倍, 也就是说, 一旦超出这个误差, 表明衡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遭到明显的改动, 此种情况与国家相关规定存在严重不符, 不利于衡器的安全有效使用。
 
  在对衡器进行使用中检验时, 检验合格的衡器不需要重新出具检定证书, 只需加盖相关部门公章, 做好合格印证即可, 原有的检定证书和合格印证依然有效。 检验不合格的衡器, 其原有的鉴定证书以及合格印证全部失效, 执行后续检定的规定。 就当前我国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提出的监督检验的总体情况来看, 衡器的监督和检定计划由专门的法定技术机构负责实施, 也可以对相关结构进行授权, 来执行衡器的检定工作。
 
  从总体情况来看, 衡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以及使用中检验是三个不同的阶段, 对于保证衡器使用性能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者之间在检定最大允许误差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也就是说, 在通常情况下, 后续检定过程中应当将衡器的误差控制在首次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 而在衡器使用中的检验过程中, 应当保证其误差在首次检定最大允许误差的两倍范围内, 此种情况下方能够保证衡器的精准程度, 从而能够在社会各行业领域中充分发挥衡器的实际应用价值。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