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要求
1 组织
生物安全实验室, 是指通过规范实验室设计建造、试验设备配置、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硬件) 、严格遵从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规程, 确保操作生物危险因子的工作人员不受试验对象伤害, 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确保试验因子保持原有本性所采取综合措施的实验室。
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 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到四级。BSL (bio-safety level) 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纤检系统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通常为二级 (BSL-2) , 适合于从未知病原的载体上取样的检测和研究, 可能含有高致病微生物。它是在BSL-1实验室的基础上, 实验区与办公区的界限更加明显, 实验室内清洁区和污染区的区分更加明确, 按国家标准或地方法规建立实验室准入门槛, 制定应急救治预案, 装备应急救治设施。BSL-2实验室需配置防护设备和器械, 要求就近有高压消毒锅、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 要有锁和自动闭门器、可视窗, 最好使用Ⅱ级生物安全柜。
实验室技术管理者中应至少包括一名具有微生物专业或与微生物密切相关的本科以上学历和三年以上微生物检测的工作经历成员。“微生物密切相关专业”通常理解为上过的课程中包含微生物课, 如医学、生物技术、动物学、基因工程、遗传学等, 并能提供相关课程证明材料。该管理者应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检测能力和一线工作经历, 从而能够指导或培训检验人员常规微生物试验。
2 管理体系
实验室应制定生物安全规章制度以确保生物安全,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准入制度;设施设备检测、维护;人员健康监护 (定期体检) ;生物安全自查制度;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等。
实验室应设置生物安全责任人和生物安全监督员。生物安全责任人的作用和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负责主管科室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具体组织落实与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工作方案、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组织实施本科室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及相关操作指导书;负责组织本室完成各项生物风险评估并形成相关报告;负责本科室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试验环境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与维护;负责组织本科室实验室生物安全业务技术、专业安全防范知识技能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的培训与考核;负责本室菌种的安全管理;负责组织微生物相关实验室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负责本室各项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等。
23 文件控制
对于实验室现场文件的控制程序, 应遵循既要拿取方便又要防止污染的原则。
4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实验室可把一个检测项目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分包, 但如该分包内容是该项目不可分割的部分, 即实验室不具备该检测项目的完整技术能力, 则该项目不予认可。例如沙门氏菌的检测、多价鞭毛试验和多价菌体试验即为不可分割部分, 血清学分型则可分包。
5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对于实验室自制的培养基, 例如生理盐水等, 必须有配制记录, 内容包括:配制日期、培养基名称、成分、制造商、批号、重量、分装容量规格、数量、灭菌温度、灭菌时间、p H值、使用人等。
对于微生物检测来说, 每一种培养基都是关键培养基, 都要进行技术性验收并记录以下内容:产品名称、生产厂商、批号、接收日期、接收文件、产品外观感官检查、数量、启封日期、验收方法等。
3 技术要求
1 人员
实验室在新人上岗前应安排全面的体检, 包括色盲色弱。上岗证应具体到项目, 并有相关证明材料。新上岗人员及间隔一段时间重新上岗 (6个月以上) 的人员, 可根据相关标准及实验室条件的变化, 对其重新评估。
从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工作经历、现任岗位授权等方面对人员技术能力进行确认, 并具有技术档案、资格确认、上岗考核和授权、培训记录等确认证据。
对于特殊岗位的授权, 如感官评定、特种锅炉容器、特殊设备、生物安全培训等, 需确认检验人员相应的资格和技术能力。例如, 使用的高压蒸汽灭菌器, 如其压力容积之积不小于2.5MPa·L, 则操作人员需持有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关键检测人员不仅是指直接技术检测人员, 还包括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报告校准人员等。授权签字人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并具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或具有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和至少10年的微生物相关领域检测工作经历。
实验室应通过培训班、专业实验室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 制定人员培训教育计划, 并通过培训鉴定、现场考核、讲座等形式对其进行评价。
2 设施和环境条件
实验室的布局和设施应以能获得可靠的检验结果为重要依据。对于需要在洁净条件下工作的区域, 应有效地监控和记录环境条件。例如, 无菌室内光照应分布均匀, 工作台面的光照度不应低于540lx;紫外灯的数量由房间大小决定, 用紫外灯照度仪定期测试紫外灯的强度, 要求在距离标的物1m处, 照射强度应不低于90lx。
不同区域的有效隔离是为防止潜在的交叉污染, 在同一场地空间分开一定的距离或不封闭的间隔, 甚至是独立的空间。对于不同的功能区和试验用品, 要有明显、清楚的标识加以区分, 例如质量、安全、限时、干燥、灭菌等。
3 设备
对于微生物常用设备, 要有校准和频率的要求并记录, 例如培养箱、水浴振荡器等, 要定期监测温度;高压蒸汽灭菌锅要监测灭菌效果;生物安全柜、洁净工作台等, 要定期进行微生物和气流的监测。
4 测量溯源性
实验室必须保存有满足试验需要的菌株。对于菌种的申购、保管、领用、使用、传代、存储等方面, 应有文件化的程序并记录相应内容。
接种传代时须记录好菌种名称、接种日期、接种数量、支取数量、传代序数、废弃处理等信息。菌株在传代后, 要做确认试验, 记录其存活性、纯度、生理生化鉴定 (革兰氏染色、糖类发酵试验、乙酰甲基甲醇试验、甲基红试验、吲哚试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