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支撑技术发展情况
1.1 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支撑技术研究进展
检验检测技术
在物理性危害和风险方面,主要对食品中异物、放射性核素等进行检验检测。食品中异物检测技术主要有磁学金属检测技术、可见光检测技术、近红外检测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超声波成像技术、X射线成像技术等。
在化学性危害和风险方面,主要对食品中常规理化指标、农残、兽残、环境污染物、非法添加物、生物毒素、重金属等进行检验检测。
在生物性危害和风险方面,主要对食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食源性致病菌、病毒、寄生虫等进行检验检测,以传统鉴定法、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质谱、电子显微镜、病原学检测技术等技术和方法为主。
评估评价技术
目前,国内外关于食品安全评估评价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基础数据完善以及评估评价模型和技术研究等方面。
近年来,国际上毒理学研究取得了较大突破,体外替代毒性测试等毒理学测试新技术成为热点。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组学技术越来越多用于毒理学研究中,实现了从整体和器官水平向细胞和分子水平的飞跃。
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价方面,发展了基于指标打分的系统评价方法、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基于故障树分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及监管优化模型等。此外,近年来,国内外更加关注一些新的未知风险物质(如食品用纳米材料等),并开展了生物学效应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监管执法技术
面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各类风险交织的形势,在目前监管资源有限条件下,必须依靠科技手段来提升监管水平,提高监管执法效率。
一方面,国内外高度重视以风险为基础的企业分等分级监管机制,优化监管资源,降低监管成本。另一方面,国内外积极发展智慧监管技术。美国、欧盟、日本等建立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
应急处置技术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各国均把提升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作为建设公共保障体系的重点,并加强应急处置相关技术研发,主要包括3 个方面:一是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溯源预警技术和网络构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WorldHealth Organizatio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HO/FAO)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已建立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预警应急对策机制,欧盟建立的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能及时收集源自所有成员的相关信息,以便各监管部门就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信息交流并快速反应以保护消费者免受不安全食品和饲料危害。
二是重点加强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溯源技术与数据库建设,实现对食品安全生物危害因子的快速发现、准确鉴定、精准溯源。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等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10万 株食源性病原菌进行基因组测序,建立公共数据库,研究致病菌的致病性、药物反应等生物特性,以帮助鉴定食源性病原菌并进行溯源,从而在突发事件爆发时,在最短的时间能够进行反应和处理。
三是高度重视应急演练技术研究,提高中央政府或各地方政府应对食品药品安全危机的能力,查找危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评估和改进危机管理实效。
国际合作情况
食品安全是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各国就食品安全技术研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一是共同参与重大研发计划。二是通过制定国际标准、举办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三是共建国际合作实验室。如江南大学启动“食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推动了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与国际接轨。
1.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支撑技术薄弱环节
检验检测技术方面,我国在危害物“非靶向”筛查技术上还存在前处理技术通用性较差、仪器筛查范围较窄、数据处理智能化水平较低等不足,在未知风险鉴定方面仅开展少量、分散的研究,未建立系统的鉴定体系。一些前沿技术如质谱成像技术等,也未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进行应用。
评估评价技术方面,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基础本底数据缺失。特别是食品中天然产生的化学污染物如苯甲酸、甲醛等本底值数据匮乏,导致很多评估数据不准确。二是毒理学评价方法和评估模型仍以传统方法较多,新方法新技术尚未取得明显进展,不少危害物缺乏毒理学数据和限量标准,给风险的有效控制带来了困难;三是现有风险评价模型大多考虑部分风险指标,且未完全建立在监管工作实际基础上,实际指导价值不高,因此亟待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技术研究,为科学管控食品安全风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监管执法技术方面,大多以监督员现场检查及样品抽检等传统模式为主。监管风险分级评价技术缺乏,已有技术多局限于某一业态或某一区域。此外,对互联网食品经营等新兴业态,传统监管技术滞后,适用的监管新技术不足。
应急处置技术方面,我国关于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溯源技术还刚起步,全基因组序列信息掌握较少,未建立相应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应急演练以桌面演练为主,缺乏有效的仿真模型和模拟系统,实战性不强。
2.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科技创新规划布局情况
2.1 国外食品安全科技创新规划布局情况
欧盟将食品安全列入了“地平线2020”计划的社会挑战主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食品安全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减少食品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在生产、加工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上确保食品安全;同时注重饲料安全,保障畜禽产品健康等。
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AAFC)非常重视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其竞争能力,力争使加拿大食品质量安全处于世界前列。2006年,AAFC制定了科学和创新战略目标,确定7 个重点研究领域,其中包括食品与健康领域、食品安全和质量领域以及食品原料安全性领域。
2.2 “十三五”期间国内食品安全科技创新规划布局情况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专门设置食品安全重点科技工作专栏,要求研发食品中化学性、生物性、放射性危害物高效识别与确证关键技术及产品,建立全覆盖、组合式、非靶向检验检测技术体系;开展体外替代毒性测试等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毒性机制等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监测和评价评估技术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执法智慧工作平台研发,研究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与智能化现场监管、网络食品安全监控等技术;研发致病微生物全基因溯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模拟仿真模型等应急处置新技术等。上述规划为食品安全未来科技研究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
3.“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研究重点领域建议
3.1 非靶向检验技术
以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物、新兴环境污染物、有毒代谢物等主要化学污染,食源性致病菌、病毒、寄生虫等主要生物污染,放射性核素等主要物理污染为研究对象,利用新型前处理材料与设备,结合多维色谱、高分辨质谱、质谱成像技术、分子生物学、能谱等,建立食品中危害物通用型高效富集净化技术、多维筛查确证技术,以及结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专项监测、投诉举报发现的风险隐患,运用信息技术拓展非靶向筛查范围,建立大规模筛查确证数据库,有效提高食品安全危害识别准确率和速度。
3.2 食品真实性鉴别技术
利用高光谱成像、同位素质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技术,结合独立分量分析、类建模等图像信息处理技术,提高数据解析能力,建立多靶标、特异性、高通量的食品掺假、掺杂定性定量鉴别技术;进一步完善数字PCR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和DNA条形码联用技术等,建立食品中动物性成分掺假定量检测技术,为肉类食品监管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依据。
3.3 评估评价基础数据
借鉴国内外总膳食研究经验,开展重点人群食物消费调查和大宗消费食品营养物质监测,形成适合我国实际的膳食营养研究模式;在开展历史数据分析和风险监测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食品中污染物本底值参考值;以影响食品安全的重点和新发风险因子为研究对象,利用人源性细胞替代技术,建立食品安全毒性测试体外模型,开展食品危害因子毒理学评价实验,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3.4 食品安全风险综合评估评价技术
强化多重风险分析与暴露评估技术研究,并针对国内外缺乏毒理学技术数据的危害物质或新型风险物质,开展基础评估研究,形成食品安全综合风险评估平台,实现对突发事件、重点风险项目、标准缺失物质的全面科学评估;结合监管实际,建立基于多源多维数据分析的食品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为优化监管和支持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3.5 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技术
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手段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建立融合许可监管、稽查执法、抽检监测、诚信管理、溯源管理、应急管理等多维数据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督平台,并分类研发适用于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智能现场执法终端;开展系统、全面的分级评价技术研究,构建基于食品安全多维指标体系的风险分级评价模型,为实施科学分类监管提供技术依据;建立食品互联网违法行为监控体系,构建互联网快餐配送等高风险网络食品冷链监管平台,实现对网络经营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
3.6 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技术
开展重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基因测序与收集工作,完善生物信息分析平台,构建具有我国特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提升食品安全风险发现能力和复杂突发事件危害溯源和控制水平;开展食品安全应急工作机制和制度研究,优化数据结构和逻辑设计,开发适用于不同场景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仿真模型,推动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形成食品安全监管突发事件应对标准化工作方案,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决策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