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食源性活性肽在改善皮肤光老化方面的良好应用前景,来自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徐德峰、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的马忠华和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的赵谋明等人对4 种食源性活性肽进行口服暴露,评价各自改善光老化皮肤弹性的效果,并基于皮肤弹性的物质基础和力学结构比较分析各种食源性活性肽的作用机制,为筛选具有显着改善皮肤光老化效应的活性肽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1.4 种食源性活性肽对SD大鼠皮肤弹性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肤弹性显着降低,表明皮肤呈严重衰老状态,而4 种食源性活性肽干预组大鼠皮肤弹性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在低剂量时弹性开始改善,中、高剂量时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表明肽对皮肤光老化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作用,不同活性肽改善光老化皮肤弹性有明显差异,其中以样品2最为显着,样品1和核桃肽其次,样品3效果相对较差。
2.4 种食源性肽对胞外主要基质成分含量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肤组织中Col I含量显着下降而Col III含量极显着上升(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4 种食源性活性肽干预后可不同程度调整胶原蛋白类型和含量,尤其是Col I含量差异显着,低剂量时Col I轻微升高,中、高剂量时不同活性肽增加Col I含量差异较大,样品2和核桃肽均可显着提升Col I含量,而样品1和3效果相对较弱。在降低Col III含量方面,虽然不同肽在整体上都呈剂量-效应趋势,但降低幅度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综合比较以样品2效果最好。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肤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着减少,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4 种肽口服干预后羟脯氨酸含量呈量-效提高,其中以样品2和核桃肽提升效果优于样品1和样品3,在中、高剂量时提升效果均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
本研究证实,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肤组织透明质酸含量显着降低(P<0.01),而4 种活性肽可在不同程度上提升透明质酸含量,提高皮肤弹性,在中、高剂量时所有样品均可显着提升透明质酸含量(P<0.05),但以样品2效果最为突出。
3.4 种食源性肽对MMP-1含量的影响
模型组MMP-1活力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表明光刺激激活了MMP-1表达,4 种食源性肽口服干预后MMP-1活力呈剂量-效应趋势下调,表明所选活性肽抑制了MMP-1表达,且不同活性肽抑制能力存在显着差异,样品2在中剂量时可显着抑制MMP-1活力(P<0.05),而核桃肽和样品1要在高剂量时才能达到显着性水平,因此样品2修复光老化效果更好。
4.对皮肤力学结构的影响
空白组皮肤细腻、平坦少皱纹,表皮正常、结构完整,真皮胶原纤维呈波浪状排列,整齐有序,分布均匀,血管正常,细胞成分及数量适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皮肤有明显红斑反应,较多深大横向皱纹,表皮不规则增厚,真皮胶原纤维变性、排列紊乱、卷曲、断裂、疏密分布不均、附属器增生。与模型组相比,样品2干预后除了宏观皱纹显着减少外,其微观结构中表皮增生也得到显着抑制,且效果与肽质量浓度呈一定的剂量反应性。
结 论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肤弹性,Col I、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Col III含量及MMP-1活力显着升高(P<0.05),组织化学显示皮肤表皮增生,真皮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且断裂呈片段化聚集扭曲,基底膜溶解呈扁平化。与模型组相比,4 种活性肽口服后均能改善皮肤弹性,且样品2效果最显着,其皮肤组织中Col I、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含量显着升高(P<0.05),而Col III含量及MMP-1活力显着降低(P<0.05)。组织化学显示样品2摄食组大鼠表皮增生明显改善,真皮层增厚、胶原纤维增加,排列趋向均匀化致密分布,不同程度上恢复到空白组波浪状规律排列,提示样品2提高光老化SD大鼠皮肤弹性的机理在于促进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生物合成,抑制了ECM降解酶MMP-1活力,修复了受损皮肤的力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