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周晓舟、陈士国和叶兴乾采用奥利司他以及杨梅叶粉末(LCB)、杨梅叶含糖提取物(NDPE)和杨梅叶去糖提取物(DPE)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肥胖大鼠模型,针对胰脂肪酶和磷脂酶A1进行了体内外活性抑制能力的比较,并对抑制能力较好的提取物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包括测定其半抑制浓度(IC50)和抑制类别,为评价其作为减肥产品的潜力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1.体质量变化
相对于高脂组,其他组体质量增长均较缓,但都呈现一个逐渐增长的态势。最终体质量由大到小分别为HF组、LCB组、NF组、DPE组、Orlistat组、NDPE组,但由于初始体质量的不同,体质量增长量的大小和最终体质量排序有差异。
2.脂肪酶活力变化
由荧光强度计算得到的抑制率显示:空白对照的抑制率为1.5%,基本没有抑制作用;Orlistat的抑制率最大,达到了99.0%,且与其他抑制剂的差异显着;LCB与NDPE差异不显着,分别为83.2%和86.1%,与DPE差异显着;DPE的抑制率为90.9%,与NDPE之间差异不显着。
不同干预组之间的差异显着,且干预组与NF组、HF组间差异显着。NF组和HF组的抑制率分别为0.6%和1.0%,基本没有抑制作用,而Orlistat组的抑制率最大,达到了96.5%,其次是DPE组、NDPE组和LCB组,分别为91.4%、83.9%和71.8%。其结果和体外酶活力测定结果相似。
3.磷脂酶A1活力变化
以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体积计算得到抑制率,不同干预组与空白对照之间差异显着,空白对照的抑制率为2.7%,基本没有抑制效果。Orlistat与LCB的差异显着(分别为97.1%和90.9%),NDPE、DPE的差异不显着(分别为94.5%和96.7%)。LCB与NDPE之间差异不显着,与DPE差异性显着。
不同干预组之间的差异显着,且干预组与NF组、HF组间差异显着。NF组和HF组的抑制率分别为8.6%和2.7%,基本没有抑制作用,而Orlistat组的抑制率最大,达到了97.2%,其次是DPE组、NDPE组和LCB组,分别为87.7%、77.3%和64.4%。其结果和体外酶活力测定结果相似。
4.IC50变化
DPE溶液质量浓度从0 mg/mL到0.05 mg/mL增加时,抑制能力在逐渐增强,在质量浓度达到0.05 mg/mL以后,抑制能力达到最大进而保持不变,得到DPE溶液对胰脂肪酶的IC50为0.01 mg/mL。
同样的方法对DPE溶液对磷脂酶A1活性抑制的影响作用作图,可知其IC50为0.06 mg/mL。
5.抑制类型
DPE对胰脂肪酶反应的Dixon图:在[S1]为1 mmol/L和[S2]为2 mmol/L情况下所做的散点分别连线相交于第三象限的一点,该点的横坐标为-0.028,即Ki值为0.028 mg/mL,表明DPE与酶的结合很稳定,其抑制作用属于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的混合抑制类型。
DPE对磷脂酶A1反应的Dixon图:在[S1]为1 mmol/L和[S2]为2 mmol/L情况下所做的散点分别连线相交于横坐标左侧一点,该点的横坐标为-0.069,即Ki值为0.069 mg/mL,表明DPE与酶的结合很稳定,其抑制类型属于竞争性抑制。
无DPE散点图连线与纵坐标的交点为6812,有DPE散点图连线与纵坐标的交点为3572,说明其vmax分别为6812 μmol/min和3572 μmol/min,而有DPE散点图连线交于横坐标上-4.1,得到Km值为0.25 mg/mL。
无DPE和有DPE散点图连线交于纵坐标上同一点4871,有DPE散点图连线交于横坐标上-11.1,得到Km值为0.09 mg/mL。
结 论
Orlistat对体外和大鼠小肠内的胰脂肪酶的活性抑制率均为最高,分别为99.0%和96.5%,排在第二的去糖提取物分别为90.9%和91.4%;Orlistat对体外和大鼠小肠内的磷脂酶A1的活性抑制率也均为最高,分别为97.1%和97.2%,排在第二的去糖提取物分别为96.7%和87.7%。检测了去糖提取物的半抑制浓度,对于胰脂肪酶和磷脂酶A1分别为0.01 mg/mL和0.06 mg/mL,分析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类别为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对磷脂酶A1的抑制类别为竞争性抑制,杨梅叶原飞草素是一种潜在的高效、可控的新型减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