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个图片相信很多同行看到过,基本反映事实但是也不准确,那么一瓶矿泉水的成本到底怎么分配的呢?我们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
物理成本:不算税费以及运输成本,每瓶矿泉水至少花费1元
在生产阶段,因为瓶装矿泉水的生产量比较大,包装成本也是大头,以一个500毫升的瓶装水为例,包材的成本大概是如此分布:
水成本1分,瓶0.25,标盖5-8分,纸箱:0.3。
按(一箱)550ML的包装瓶:16克/¥0.23*24
纸箱:¥1.5*1
盖:0.025*24
胶带:0.04*1
喷码:0.04*1
水:0.1*1
人工:0.5*1
电:0.15*1
据了解,目前在行业内有一条“500公里”的经验理论,即市场距离水源地如果在500公里以内,一两块钱一瓶的矿泉水还可能盈利,但是运输半径一旦超过500公里,油费加上过路费,还有损耗,运输成本就会陡然上升,终端价格低于2.5元根本无法盈利。
渠道成本:零售店才是水企利润的大头
一般来说,目前包装饮用水市场的渠道,跟一般的饮料差别不大,主要分为特通、大卖场和零售店这三种渠道。
A、特通渠道:成本最高
特通渠道主要为加油站、机场和酒店和健身房等场所。值得注意的是,特通渠道的成本比较高,以机场那些连锁店为例,虽然水的零售价格较高(经常是普通零售终端价格的1.5-2倍),但是要进一家连锁店在全国的系统,首先就得付几百万。再加上货款周转速度较慢,成本是这三种渠道中最高的。
特通渠道一般因其价格高导致实际购买量并不大,所以在多数水企看来,特通渠道基本是赔本赚吆喝,主要为了增加在高端人群中的曝光量。
B、大型卖场:基本不挣钱或略有盈余
沃尔玛和家乐福等大型卖场,也是需要首先支付进场费,销售的量比较大,但货款周转速度也是较慢,再加上时不时的促销,除了降价之外,水企又要投入一笔额外的开支,综合算来,水企在大型卖场这一渠道也基本是不挣钱或者只是略有盈余。
C、零售店:每家堆头营销约花五六百元
据了解,一个位于人流较为集中的零售店,每个月卖出几万箱水并不稀奇,水企主要是通过经销商,然后将货送到零售店内。这其中,经销商与零售店所要求的利润大概占到每瓶水价格的5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小店里面,每瓶水拜访的位置也大有乾坤,消费者经常可以在某些零售店里面看到,在醒目位置摆满了某个品牌的水或者纸箱,华南某水企的市场主管对南都记者透露,这些都是靠真金白银换来的,要么是通过商品,比如水企无偿给零售店一些货,或者直接给钱。
营销成本:占整个成本的大头
在饮料行业,营销成本才是整个成本的大头,矿泉水行业也不例外。就全国来看,除依云外,其他几个矿泉水每年的推广费用都至少以千万计,因此,近几年比较热的所谓“高端矿泉水”,广告打了很多,钱也烧了不少,但是真正实现盈利的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