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又分为DFMEA和PFMEA,分别是针对产品设计、开发时期的分析技术和产品实现过程的分析技术。现实中有一种情况很常见,就是PFMEA的开发要等到DFMEA的输出才开始,这要么是对出于对FMEA的误解要么就是出于懒惰。
今天先详细讲解一下DFMEA与PFMEA的关系。
首先,这两个工具没有完全的先后关系,绝不是DFMEA开发完才启动开发PFMEA。原因是DFMEA和PFMEA针对的对象是完全不同的,DFMEA针对的是产品本身,主要是产品的结构、选材、方案上的风险;而PFMEA针对的是生产过程的风险。从产品实现过程看,产品设计虽然早于过程设计启动,但是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大多数时候都是并行的工作,并不是产品设计结束了才展开过程设计的。由此,自然不需要DFMEA开发完才去开发PFMEA了。
其次,虽然PFMEA不是必须要等到DFMEA开发完再开始,但是也并不是完全和DFMEA没有关系。有些过程的选择,包括设备、工装、作业方法、探测方法等过程因素,是和设计很有关系的,所以产品设计会影响到过程设计,PFMEA开发是要考虑产品设计是理所当然的。
第三,控制内容的转移。尽量把PFMEA内控制的内容转为DFMEA的控制内容,这么做的理由是一般能从产品设计上解决的控制方法要比从过程控制上解决容易的多,也稳健的多。比如常见的手动焊接,在PFMEA里,要控制的因素有焊锡丝的选择,烙铁头的选择,烙铁温度要保持稳定,拖锡手法要固定,拖锡的速度要均一固定等。但是从设计角度只要选择Conector结构而不是焊接结构,那么这些手动焊接的控制就都不必要了,转而变成了SMT Conector的控制,这就容易的多了。DFMEA中只需要控制Conector的选择就好了。
第四,控制内容从DFMEA向PFMEA的转移。转移一般的过程是从PFMEA向DFMEA转移,但是从DFMEA向PFMEA转移也一样很常见。还比如焊接的例子,从质量稳健的角度考虑,是从PFMEA向DFMEA转移,但是在质量水平可接受的水平下,成本考虑更多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设计取消Conector而采用焊接的方式,这就出现了控制内容从DFMEA向PFMEA转移的现象。这种时候要CFT充分沟通达成一致,把这个风险识别清楚,在过程中有充分的控制。
总而言之,DFMEA和PFMEA针对的风险对象不同,范围不同,但是具有紧密的相互关系,需要各司其职,又要有机结合,既要努力推动PFMEA控制内容向DFMEA控制内容的转移以提升稳定性,又要在一定条件下接受控制内容从DFMEA向PFMEA转移的状况。总的目的都是不变的:达成质量目标,收益最大化!
有质量人询问是否有PFMEA的经验介绍,给大家推荐的就是质量前辈做PEMEA的心得。
1、事前准备工作。要加强数据的统计分析。对与该产品相类似的产品的失效数据做一个分析,给这些失效做个排序。这些数据不但做PFMEA用的找,对开发设计人员也很有用,所以把时间花在这上面,绝对物超所值。
2、关于团队。我们经常讲,做FMEA要讲究CFT的方法,这点固然重要,但如果组建一个不负责任或者说和稀泥的团队,不是没完没了的吵下去就是无休止的耗下去,还不如单兵作战。可以在单兵的基础上做成一个讨论版,大家再拿来讨论,这样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3、关于打分。发现很多公司(人)在PFMEA的打分上很不严谨。同一个失效,同样的失效影响,前后的打分能相差很多,目视确认打到3或 4,要打的严谨很简单,仔细对照下手册就可以了,但是偏偏很少有人愿意时不时的去翻看手册,那么把手册上的打分表简化到你的PFMEA表单中来不失为一个方法。这也体现了poka yoke的思想。可以把每个打分的单元格都设置成下拉选择的类型,可以在选择数字的时候看到对应的文字说明。
4、PFMEA可以以类做区分。不必细分到每个品番上去。前提是同类化的设计。
5、PFMEA是个动态文件。从它身上,我们最能看出持续改善的影子。看过很多PFMEA,要么后面空空如也,要么写上“加强员工教育”,人的因素就不要作为改善点了,人的技能能够满足要求,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一个前提。比如说,漏组装这个失效,你可能分析它是因为“员工的疏失”,此时如果你的对策里写“加强员工教育”是不妥当的,如何来防止漏组装、漏组装后如何检出,才是你施策的重点。
6、很多人一直疑惑PFMEA有什么用?制造现场吧,是根据控制计划来作业的,与其做好PFMEA还不如做好控制计划。
PFMEA之功用在于:
1、警示设计人员,防微杜渐;
2、警示过程开发人员,预防第一;
3、警示操作者或作业者,安全第一;
4、警示作者,动脑第一。
以上就是质量前辈做PFMEA的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帮到有需求的质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