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舆情
国家卫健委关于发布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镉的临时限量值的公告
为保障婴幼儿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依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镉风险评估结论,现制定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镉的临时限量值为0.06mg/kg,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特此公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06月25日报道)
又一批高毒农药禁用
最新版安全使用农药种类及用量清单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尤其是蔬菜、水果、茶叶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农业部在对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加强登记管理的基础上,又停止受理一批高毒、剧毒农药的登记申请,撤销了一批高毒农药在一些作物上的登记。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范围使用。具体可查询农业部网站。(今日头条,2018年06月25日报道:)
2
监管动态
保质期变生产日期超市被判十倍赔偿:2017年4月6日,程某在辽宁省沈阳市某超市购买了7盒日本进口饼干礼盒,结款后发现赏味期限为2016年11月10日,又发现商家加贴制造日期为2016年11月10日。程某认为某超市存在造假行为,便将某超市告上法庭,要求某超市退还货款900元并支付赔偿金9000元。法院一审后,判令超市退货返款并驳回程某要求惩罚性赔偿的请求。宣判后,程某提出上诉。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终审后,以超市作为销售商未尽到严格进货审查义务出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商品为由,判决维持退货返款判项,同时改判超市赔偿程某9000元。(法制日报,2018年06月25日)
茶叶农残超标 安徽下架召回4批次不合格食品:6月21日,安徽省食药监局公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在抽检的285批次食品样品中,检出4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茶叶及其相关制品和水果制品。目前,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省食药监局已要求生产经营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责令企业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同时,对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进一步调查处理,查明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和成因,制定整改措施。安徽省食药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要通过正规可靠渠道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凡购买不合格产品应停止食用,及时与生产企业或经销商联系。在市场上发现上述不合格产品时可拨打12331投诉举报电话。(中国网-食品,2018年06月25日报道)
纯羊奶粉遭遇乳清瓶颈 羊乳清国产后能否破局:记者近日从国产羊乳清粉研讨会上获悉,由于纯羊奶粉需要使用纯羊乳清粉作为原料,羊乳清粉主要依赖进口,且羊奶企业扎堆“纯羊”概念,导致羊乳清粉供给紧张、价格暴涨。在业内看来,羊乳清粉对目前国内羊奶粉产业已是卡脖子的短板,目前虽然陕西红星美羚、云南鸿辉乳业等乳企开始尝试国产羊乳清粉,但最终效果仍待观察。乳铁蛋白之后,又一奶粉原料供需矛盾浮出水面。(第一财经,2018年06月25日)
甘肃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超半数二氧化硫超标:记者从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日,该局组织抽检水果制品、蔬菜制品、调味品、粮食加工品31批次,其中8批次不合格,超过半数被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庆阳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经营单位所在地兰州市、定西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要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并依法予以查处,查处情况近日将向社会公布。(中工网-产经,2018年06月25日)
3
食品安全
柳州市食药监局:又有5批次鲜湿米粉抽检不合格:6月初,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公告,有6家米粉厂生产的鲜湿米粉抽检不合格。6月21日,该局再次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又有5家米粉厂的鲜湿米粉和1家肉制品公司的牛腊巴抽检不合格。目前,对上述不合格食品,相关县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均已依法处置。(中国网-东海资讯,2018年06月25日)
山西曝光11批次不合格食品,六成多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25日,山西省食药监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报了11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7批次食品被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其中2批次饮用水被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另外还有3批次方便食品,1批次糕点和1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山西省食药监局表示,针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山西省食药监局责成相关市局及时进行核查处置,消费者如果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食品,可拨打12331投诉举报。(食品伙伴网,2018年06月25日)
婴儿奶粉竟然这样卖!“旗帜奶粉”被质疑涉嫌传销!:发生在河北省的“三聚氰胺事件”已经过去了近十年。近十年以来,重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让消费者敢于购买国产奶粉,成为不少乳企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下旬以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卧底调查了解到,微信平台上出现大量“旗帜奶粉代理群”,让位于河北的旗帜婴儿乳品股份有限公司与“社交电商”扯上了关系。这些微信群以“分享经济”“互联网+奶粉”“社交电商”的名义发展下级代理,夸大宣传兜售奶粉,被质疑涉嫌传销。“振兴奶业、提振消费者信心不能靠这种手段,走形变味的做法不仅不能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反而会让真正有需求的消费者不敢放心购买。”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最终受打击的还是中国乳业。(中国消费者报,2018年06月25日)
福建一食用油企隐瞒“转基因身份”:近日,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了对福建旺龙顺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因涉嫌将转基因大豆油标示成非转因产品的查处结果,没收涉案的食用调和油3086瓶,罚没款共计102.52万元。对此,相关专家表示,食用油企隐藏“转基因成分”其实是为了利益以次充好。(中国食品报-曝光台,2018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