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采购使用低于标准或非法经营的原料乳问题,如:黄曲霉素M1或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等;
2.标签标识的问题,如:不标注复原乳、涂改或篡改生产日期、风味酸乳标注为酸乳;早产奶(提前标注生产日期);
3.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问题,如:酸乳中超范围使用脱氢乙酸;
4.亚硝酸盐超标、重金属污染和微生物(大肠杆菌)污染问题;
5.液态酸乳中乳酸未达标问题;
6.霉菌超标。
肉制品
1.采购和使用含有“瘦肉精”以及使用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畜禽肉问题;
2.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问题;
3.超范围超限量添加防腐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问题;
4.使用工业明胶等非食用物质加工肉制品问题;
5.违法使用过期回收或腐败变质食品再加工肉制品问题;
6.储运不当,造成微生物超标问题。
白酒
1.严禁使用甲醇、工业酒精等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白酒;
2.塑化剂污染、氰化物、甲醇不符合标准规定问题;
3.违规使用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等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4.液态法白酒冒充固态法白酒的问题;
5.标签标识不规范、不真实的问题,如:液态法白酒配料表标注原料为高粱、小麦等,未标注使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等内容;固态法白酒配料表仅标注为高粱、小麦等,未标注食用的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等内容;虚假标注产品执行标准和配料表等强制标示内容;无标识、标识不全或标识信息不真实;违反相关规定,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
饮料
1.瓶(桶)装饮用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等微生物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问题;纯净水电导率不符合标准规定问题;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的问题;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等溴酸盐不符合标准规定问题;
2.违规使用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3.标签标识不规范的问题,如:配料表未完全标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果汁饮料的果汁含量标注与实际不符或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蛋白饮料的蛋白质含量标注与实际不符或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不真实标注矿泉水水源点名称;以直接或以暗示性语言、图形、符号等违反标注适用人群等;
4.“大桶水”生产企业不得使用以回收废旧塑料为原料制成的桶和盖,回收桶不得露天存放,桶盖严禁循环使用;
5.容易出现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山寨”饮料、假冒伪劣饮料等问题。
食用植物油
1.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脂肪酸组成、酸值、过氧化值等指标超过食品安全标准的问题;
2.经炒制工艺加工的茶油、芝麻油等苯并(α)芘超标问题;
3.花生油中黄曲霉素B1超标问题;
4.芝麻油、橄榄油、茶油等造假及超范围食用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问题;
5.塑化剂污染问题;
6.食用植物油分装企业违规添加植物毛油等不合格油品问题;
7.食用调和油标签标识不规范不真实问题;
8.违法使用地沟油等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食用油问题。
水果干制品(枸杞)
1.为了防腐、杀菌、保鲜、防虫、护色等,使用硫磺等熏蒸枸杞,导致产品二氧化硫超标;
2.黑枸杞产品标签中标注枸杞国家标准。
标示标注
1.标注卫生许可证和证号;
2.能量表小数点修约位数不符合要求;
3.具有保健功能的夸大宣传等;
4.涂改的内容用不干胶粘贴;
5.生产日期不易辨识;
6.配料表中有疑似属于新食品原料未经安全性审查的;
7.食品名称未标注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9.分装企业未按规定标注分装字样。
非发酵豆制品
1.菌落总数超标;
2.储运和贮藏不当,造成微生物超标问题。
食品添加剂
1.不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原料和工艺生产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2.复配食品添加剂、食品用香精中非法添加问题;
3.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含有虚假、夸大内容的问题;食品添加剂配方成分与标识不符问题;
4.食用明胶铬超标问题;
5.甜蜜素、柠檬酸、糖精钠中掺芒硝和氯化镁造假问题;
6.工业醋酸冒充食品添加剂醋酸的违法问题;
7.面包改良剂曲酸超限量(限量值4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