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的王阳、刘文涛和锦锋等人比较了沸水煮制、蒸制、微波熟制及真空隔水加热对预制鲍鱼的质量损失率、持水力、基本营养成分、质构特性及水分分布的影响,同时进行了氨基酸分析,考察各种熟化方式对鲍鱼预制品品质特性的影响,为预制鲍鱼的熟化加工提供依据。
01
感官评定
组织形态和色泽上,SCS和VSBCS优于MCS和BWCS,前两者形态均匀规整,较有光泽,可接受性较好,且SCS口感上显着优于其他样品,MCS和VSBCS总体评分值较接近,差异不显着;风味上,SCS、MCS、VSBCS并无显着差异;综合结果显示,SCS可接受性最好;这可能是蒸制方式对鲍鱼的营养成分保留较好,有利于风味物质的形成。
02
质量损失率与持水力
BWCS质量损失最多,持水力最小。SCS质量损失最少,持水力最高,但SCS、MCS、VSBCS三者间质量损失率和持水力均无显着差异。
03
基本营养成分
SCS水分含量和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78.90%、76.54%,其次是MCS、VSBCS,BWCS两者最少;SCS粗脂肪质量分数最高,BWCS最少,MCS、VSBCS介于两者之间;MCS灰分质量分数最高为3.28%,BWCS最低,其他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VSBCS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最高为26.36%,其他三者间差异不显着。
04
质构特性
SCS、MCS、VSBCS三者质构特性总体与BWCS有显着差异。BWCS剪切力最大,SCS、MCS、VSBCS三者较小,但三者间无显着差异;SCS弹性和咀嚼性最大,BWCS咀嚼性最小,两者差异显着,MCS、VSBCS两者无显着差异;SCS、MCS、VSBCS硬度均大于BWCS;SCS、MCS、VSBCS三者凝聚性无显着差异。这一结果与感官评定结果中,BWCS组织形态、口感得分较低,SCS这两者得分较高,MCS、VSBCS得分在BWCS、SCS之间相一致。
05
色泽
SCS的L*值和白度值最大,MCS的L*值和白度值最小,两者差异显着;4 种样品的a*、b*值间无显着差异。这可能是不同熟制方式下样品蛋白质与还原糖等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的颜色不同。
06
低场核磁共振分析
SCS与PTA不易流动水峰面积无显着差异,其次是MCS,VSBCS和BWCS较低,且无显着差异。在熟制过程中,样品的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之间相互转化。与PTA相比,BWCS、VSBCS不易流动水分布比例减少,结合水和自由水分布比例增多。MCS自由水分布比例最多,SCS不易流动水峰面积最大,自由水峰面积最低,分布比例最小。
07
相关性分析
各个指标间均有相关性。其中粗蛋白质量分数与不易流动水含量极显着正相关;水分含量与质量损失率显着负相关,与弹性正相关;持水力与弹性显着正相关,与剪切力显着负相关。粗蛋白质量分数与其他各个指标的相关性也较大(均在0.7以上)。
08
氨基酸分析
新鲜鲍鱼、BWCS和SCS氨基酸种类齐全,均有18 种。MCS、VSBCS均未检测到色氨酸,VSBSC还未检测到苯丙氨酸,这可能是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某些化学变化,使二者消失或低于仪器检出限。熟化鲍鱼的EAA质量分数比新鲜鲍鱼低,而NEAA质量分数与新鲜鲍鱼相比相差不大(VSBCS除外)。VSBCS中氨基酸变化较大,其中甲硫氨酸质量分数减少,色氨酸、苯丙氨酸减少,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质量分数增加。
结 论
蒸制、微波和真空隔水煮制样品质量损失率较低,持水力较高,与沸水煮制差异显着(P<0.05);蒸制样品蛋白质量分数和水分含量较高,为76.54%(干基)和78.90%;相比新鲜鲍鱼,蒸制和沸水煮制样品氨基酸种类齐全。熟化加工会造成鲍鱼肌肉质构特性的变化,蒸制、微波和真空隔水煮制样品的嫩度、弹性均优于沸水煮制样品,且差异显着(P<0.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表明4 种熟化方式下的鲍鱼不易流动水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90%以上,不易流动水变化与持水力结果变化一致。感官评定结果与各项指标趋势基本一致。综合以上结果,蒸制是鲍鱼较适宜的熟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