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迄今为止,关于品种和成熟度对蓝莓色泽、理化成分及功能品质影响的报道较为鲜见。因此,为评价蓝莓果实鲜食及加工适应性,来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谢跃杰、王仲明和王强等人对具有代表性的4 个品种的蓝莓品质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品种和成熟度(早、中、晚,即Ⅰ、Ⅱ、Ⅲ)蓝莓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功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评价不同品种和成熟度蓝莓间的品质差异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了蓝莓品种和成熟度对其理化特性的影响,对蓝莓品种的选育及采后加工具有指导意义。
1. 不同品种及成熟度蓝莓的感官品质和理化特性
不同品种及成熟度蓝莓感官品质存在差异。不同品种蓝莓L*值分布在29.45~35.73之间,所测4 个品种的蓝莓a*值均分布在0.78~2.55,并且均为正值;其中L*平均值和a*平均值最大的均为‘安娜’,L*平均值最小的为‘巴尔德温’,a*平均值最小的为‘巨蓝’;不同成熟度的‘园蓝’、‘巨蓝’品种L*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仅‘巴尔德温’品种a*值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不同品种蓝莓L*值和a*值差别较大。而对于硬度而言,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不同品种蓝莓均呈现增加的趋势。
不同品种及成熟度蓝莓果实营养价值有一定差异。不同品种的蓝莓TSS含量:‘园蓝’>‘巴尔德温’>‘巨蓝’>‘安娜’;pH值差异不显着(P>0.05);不同品种的蓝莓TA质量浓度:‘安娜’>‘巴尔德温’>‘巨蓝’>‘园蓝’。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TSS含量和pH值逐渐增加,TA质量浓度和VC含量降低。此外,蓝莓品种‘安娜’、‘巴尔德温’、‘园蓝’和‘巨蓝’的VC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6.01±2.12)、(71.08±0.66)、(52.03±5.54)、(68.34±0.82)mg /100 g,仅‘巴尔德温’和‘巨蓝’的VC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而各品种的3 个成熟度对应的VC含量分布更加集中,说明蓝莓品种对VC含量的影响明显大于成熟度的影响。
2. 不同品种及成熟度蓝莓的功效成分
‘安娜’品种的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3-醇含量最高;‘巴尔德温’中花色苷和‘巨蓝’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并且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所测功效成分含量均大致呈现增加的趋势。不同品种蓝莓总酚分布在207.43~334.75 mg GAE/100 g之间;‘园蓝’总酚、总黄烷-3-醇、花色苷和原花青素含量均最低,‘巨蓝’总类黄酮含量最低。不同品种蓝莓营养价值有一定差异,综合各营养指标得出,‘安娜’品种抗氧化物质含量丰富,可作为加工与提取用品种开发。
3. 不同品种及成熟度蓝莓的抗氧化活性
在3 个成熟阶段,FRAP、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均是‘安娜’,在第Ⅲ成熟阶段,最弱的均是‘巨蓝’;对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而言,‘巨蓝’的3 个成熟度样品之间差异最大。‘安娜’的3 个成熟度中,第Ⅲ成熟阶段的总酚、总黄烷-3-醇和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成熟阶段(P<0.05 ) ;在所有样品中,‘ 安娜’的总酚和总黄烷-3- 醇含量显着高于同一成熟度的其他品种(P<0.05),说明总酚和总黄烷-3-醇对蓝莓的抗氧化性贡献最大。‘巴尔德温’的抗氧化水平与‘安娜’接近,明显优于其他2 个品种。
4. 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对不同品种及成熟度蓝莓的相关数据进行PCA,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3 个主成分,这3 个主成分反映了原始数据提供信息总量的90.19%;其中PC1和PC2反映了原始数据提供信息总量的79.71%。因此,将这2 个主成分作为评价所采集样品质量的综合变量。由不同品种(‘安娜’、‘巴尔德温’、‘园蓝’和‘巨蓝’)及成熟度(Ⅰ、Ⅱ、Ⅲ)蓝莓理化特性的主成分PC1/PC2散点图可以看出,不同品种(‘安娜’、‘巴尔德温’、‘园蓝’和‘巨蓝’)及成熟度(Ⅰ、Ⅱ、Ⅲ)蓝莓聚成4 类;由草莓PCA的理化特性与PC1/PC2相关性分布散点图可知。PC1和PC2是两个主坐标成分,PC1表示尽可能最大解释数据变化的主坐标成分,PC2为解释余下的变化度中占比例最大的主坐标成分,PC3等依次类推。感官特性和普通理化指标聚于下方(F 指标除外),而功效成分指标聚于上方;进一步说明蓝莓色泽(即成熟度)与抗氧化性一致(聚于左下侧)。‘安娜’品种的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性最佳,而‘巴尔德温’总酚和总黄烷-3-醇含量较高。基于以上分析,从营养成分和生理功能角度出发,‘安娜’和‘巴尔德温’品种是最佳的加工和提取活性成分用栽培品种。
结 论:
蓝莓的品种和成熟度对其理化特性影响程度不同,并且蓝莓品种对VC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大于成熟度的影响;PCA散点图中的品种聚类揭示了各蓝莓归属。从营养成分和生理功能角度出发,‘安娜’和‘巴尔德温’品种是最佳的加工和提取活性成分用栽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