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赵仁亮、胥伟和吴丹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同批黑毛茶原料,分别在我国当前茯砖茶的主产区陕西、湖南和浙江同时期进行生产加工,研究黑毛茶在不同产区发花对茯砖茶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合理调控茯砖茶发花、提升产品品质及丰富和完善我国茯砖茶加工技术理论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1不同产区茯砖茶发花期温、湿度调控情况
陕西产区发花周期为15 d,发花期内温度为26~33 ℃,相对湿度由85%下降至72%;湖南产区发花周期为15 d,发花期内温度为28~33 ℃,相对湿度由88%下降至72%;浙江产区发花周期为12 d,发花期内温度为27~33 ℃,相对湿度由92%下降至78%。
2黑毛茶不同产区发花对茯砖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3 个产区加工的茯砖茶感官品质差异明显,陕西产区加工的茯砖茶“金花”茂盛、色泽金黄,品质风味正常;湖南产区加工的茯砖茶“金花”多、色泽显白,略带青涩味,品质基本正常;浙江产区加工的茯砖茶“金花”数量少,略带青气和青涩味,品质基本正常。
3黑毛茶不同产区发花对茯砖茶滋味品质的影响
3.1 水浸出物含量变化
在湖南产区加工的茯砖茶水浸出物含量略高,与其他两产区差异显着(P<0.05)。
3.2 茶多酚总量、儿茶素组分及没食子酸含量的变化
茶多酚总量:茶多酚含量在湖南产区加工的茯砖茶含量较高,为6.92%,浙江产区其次,陕西产区加工的茯砖茶含量最低,仅为5.80%,3 个产区加工的茯砖茶多酚含量差异显着(P<0.05)。
儿茶素组分: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和简单儿茶素在湖南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含量均最高,其次是浙江产区,最后是陕西产区。
没食子酸含量:没食子酸在湖南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含量最高,与其他两产区差异显着(P<0.05)。
3.3 游离氨基酸总量及组分的变化
游离氨基酸总量在浙江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含量略高。HPLC检测到18 种氨基酸组分,其中茶氨酸是主体成分,在浙江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含量最高,其次是湖南,最后是陕西,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其次含量较高的组分有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在3 个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分配比例不同,含量差异显着(P<0.05)。另外,必需氨基酸在陕西、湖南和浙江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分别为45.52、50.12、41.77 mg/g。
3.4 生物碱组分含量
可可碱和茶碱含量较低,变化幅度不大;咖啡碱是主体成分,在湖南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含量最高,与其他两产区差异极显着(P<0.01)。
3.5 有机酸组分含量
茶叶中有近30 种有机酸,是香气和滋味的主要成分之一。利用HPLC分离到了9 种有机酸组分,从总量来看,陕西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有机酸含量最高,湖南次之,浙江最低。酒石酸在3 个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差异极显着(P<0.05),陕西产区最高;草酸、甲酸、抗坏血酸在3 个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变化幅度不大。
4黑毛茶不同产区发花对茯砖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采用SDE法提取同一原料、不同产区加工的茯砖茶样品香精油,进行GC-MS分析,共鉴定出57 种香气化合物。主要由醇类、醛类、酮类、酸类、酯类、杂环类和碳氢化合物等构成。其中陕西、湖南和浙江产区加工的茯砖茶分别分离鉴定出51、56、46 种香气成分,共有香气成分44 种。
结 论
感官审评表明:陕西和湖南产区加工的茯砖茶“金花”数量明显高于浙江产区,“菌花香”明显;但湖南和浙江产区加工的茯砖茶均略带青涩味。
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茶多酚、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及咖啡碱在湖南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含量较高;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在浙江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保留量较多;有机酸在陕西产区的茯砖茶中含量较高。从3 个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共分离鉴定出57 种香气成分,对茯砖茶“菌花香”具有重要贡献的萜烯醇、烯醛类和酮类等化合物含量在不同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差异显着(P<0.05)。因此,不同产区花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结构、代谢方向及作用方式可能不同,对茯砖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