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应调整法概述
反应法是基于设备之前历次校准结果进行校准周期的调整。该方法直观且易于应用,实验室不需要建立模型或预测将来的测量可靠性变化。本文件介绍其中两种便于使用的方法,即简单反应调整法和增量反应调整法。
2
仪器校准周期调整的判定原则则
反应调整法是基于风险考虑,根据设备初始校准后、经一定时间间隔(初始校准周期)的后续校准结果来确定后续校准周期:
1)若校准结果位于最大允许误差的80%内,则后续的校准周期可延长;
2)若校准结果超出最大允许误差,则后续校准周期应缩短;
3)若校准结果位于最大允许误差80%和100%之间,或对校准结果的符合性难
以做出判断,则实验室应考虑缩短校准周期或增加期间核查频次,对设备的性能做进一步验证。
注意:检测/校准方法对设备的要求用“最大允许误差”来表述,泛指方法对设备所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包括示值误差、重复性、稳定性、检出限、鉴别阈等。
3
仪器校准周期确定:简单反应调整法
简单反应调整法是一种最简单的调整校准周期方法,有时也称为“自动调整法”或“阶梯调整法”。
若校准结果在最大允许误差内且符合校准结果位于最大允许误差的80%内的情况,则通过增量系数a来延长校准周期;若校准结果超出最大允许误差,则通过减量系数b来缩短校准周期。
新的校准周期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实验室在选择系数a时应进行权衡:
a值选的越大,则该方法可使校准周期从初始值接近“正确值”的速度越快;
若a值选的较小,校准周期接近“正确值”的速度较慢,但校准周期一旦达到正确值,较小的a值可使其更好的保持在“正确值”附近。
简单反应调整法的缺点是实验室无法确认校准周期在什么时间达到了“正确值”。
4
仪器校准周期确定:增量反应调整法
增量反应调整法也是基于历次校准结果对校准周期进行调整。该方法的最终测量可靠性目标R由实验室直接设定。该方法调整后的校准周期与调整前的校准周期的关系见公式(3)。
在调整校准周期过程中,若设备的性能稳定(校准结果持续满足要求),则在达到校准周期“正确值”的过程中,周期调整的幅度逐渐减小。
增量反应调整法的优点是可改善周期调整过程中偏离其“正确值”的负面影响因素。
5
调整方法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简单反应调整法和增量反应调整法都是基于设备历次校准结果来确定校准周期的,采用这两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设备未发生大修或更换,大修或更换的设备不应参考设备之前的历次校准结果,而应按新设备处理。
6
简单反应调整法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