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奶粉  烟台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生产技术 » 正文

莲子心甾醇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组成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26
核心提示:莲子心是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中间的幼叶及胚根部分,富含植物甾醇、生物碱等,极具保健价值。甾醇不仅可以调节机体代谢,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还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许多国家已将其应用在食品领域。因此,关于甾醇的提取及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莲子心是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中间的幼叶及胚根部分,富含植物甾醇、生物碱等,极具保健价值。甾醇不仅可以调节机体代谢,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还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许多国家已将其应用在食品领域。因此,关于甾醇的提取及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前,不少学者对莲子心中生物碱、总黄酮、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而莲子心甾醇的提取工艺鲜有报道。来自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的陈佳丽、毕艳兰、陈帅等人采用溶剂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莲子心甾醇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了甾醇组成及含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莲子心甾醇提供数据支持。
 
  1
 
  莲子心基本指标
 
  实验所用莲子心为深绿色,经测定水分质量分数为(6.68±0.03)%,灰分质量分数为(3.93±0.03)%,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3.63±0.26)%。
 
  2
 
  最佳提取溶剂的选择
 
  采用丙酮、乙酸乙酯、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样品总甾醇得率均较高,且三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然而,乙醇粗提物黏稠,颜色深,总甾醇得率低;丙酮和乙酸乙酯粗提物品质较好,但乙酸乙酯提取的甾醇量为丙酮的90%左右,且安全性低于丙酮。综合考虑,本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溶剂为丙酮。
 
  3
 
  提取时间对莲子心总甾醇得率的影响
 
  莲子心总甾醇得率随提取时间延长呈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在3~10 min内,提取的甾醇量迅速增大(P<0.05);10 min处达到平衡,甾醇得率较3 min时增加13.7 %,10 min后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总甾醇得率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本实验选择最佳的提取时间为10 min。
 
  4
 
  提取温度对莲子心总甾醇得率的影响
 
  溶剂对甾醇的提取过程平衡点在35 ℃。提取温度由30 ℃增加到35 ℃时,总甾醇得率上升较快(P<0.05),增大了31.6%;提取温度大于35 ℃后,总甾醇得率差异不显着(P>0.05)。综合考虑,本实验选择最佳提取温度为35 ℃。
 
  5
 
  料液比对莲子心总甾醇得率的影响
 
  在料液比由1∶5减小到1∶10的过程中,莲子心总甾醇得率变化明显(P<0.05),增加了0.31%;当料液比由1∶10减小至1∶25时,甾醇得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本实验选择的最佳料液比为1∶10。
 
  6
 
  提取次数对莲子心总甾醇得率的影响
 
  提取次数由1 次增加到2 次时,测得的甾醇得率增加明显(P<0.05);总甾醇得率在2 次处达到平衡,此时得率较提取1 次时增大23%;提取次数超过2 次后,总甾醇得率无显着性变化(P>0.05)。综合考虑,本实验选择的最佳提取次数为2 次。
 
  7
 
  甾醇组成分析
 
  总甾醇、游离甾醇及酯态甾醇含量分析: 莲子心总甾醇得率为(1.67±0.11)%,粗提物得率为(12.56±0.01)%,粗提物中不皂化物和总甾醇得率分别为(17.02±0.76)%和(13.31±0.76)%。粗提物中甾醇大部分以酯态的形式存在,占总甾醇含量84.97%,而游离甾醇仅占11.95%。
 
  总甾醇、酯态甾醇及游离甾醇中各种甾醇的组成及相对含量: 从甾醇组成上而言,总甾醇中,谷甾醇的相对含量最高,占甾醇的58.27%左右,其次是Δ5-燕麦甾烯醇(22.99%)和菜油甾醇(12.64%),其他几种甾醇相对含量相对较低。游离甾醇及酯态甾醇中谷甾醇的相对含量也是最高的。
 
  甘油酯及甾醇酯上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 甘油酯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相对含量最高,达55.45%,其次是棕榈酸(16.62%)和油酸(12.57%),此外还有少量亚麻酸、山嵛酸、硬脂酸等。甾醇酯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相对含量比甘油酯中亚油酸高8.11%。
 
  结   论
 
  以丙酮为溶剂,对莲子心中甾醇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2 min、提取温度44 ℃、料液比1∶12(g/mL)、提取3 次。在此条件下,莲子心总甾醇得率为(1.67±0.11)%。粗提物中,甾醇主要以酯态形式存在,占总甾醇含量84.97%,游离甾醇占11.95%。不同甾醇种类中,谷甾醇相对含量最高(58.27%),其次是Δ5-燕麦甾烯醇(22.99%)和菜油甾醇(12.64%)。甘油酯及甾醇酯上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较为丰富,占脂肪酸含量77%左右,甾醇酯中山嵛酸、木焦油酸等长碳链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着高于甘油酯。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