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底什么是志贺氏菌呢?我们又能够怎么去检验食品中的志贺氏菌?
什么是志贺氏菌
志贺氏菌(Shigella Castellani)是一类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由于不干净的水源、食物等,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通称痢疾杆菌,耐寒,能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经过24小时生长,形成直径达2mm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
在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成无色菌落。大小为0.5~0.7×2~3μm,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多数有菌毛。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人和灵长类动物的肠道致病菌,引起细菌性痢疾。
(▲志贺氏菌显色培养基)
检验步骤方法
培养基与试剂
志贺氏菌增菌肉汤-新生霉素、糖发酵管、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API生化鉴定试剂盒
麦康凯(MAC)琼脂、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XLD)琼脂、志贺氏菌显色培养基、三糖铁(TSI)琼脂、营养琼脂斜面、半固体琼脂、葡萄糖铵培养基、尿素琼脂、β-半乳糖苷酶培养基、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西蒙氏柠檬酸盐培养基、粘液酸盐培养基
检验流程
详细步骤
第1步
增菌
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mL),加入装有灭菌225mL志贺氏菌增菌肉汤的均质杯,用旋转刀片式均质器,8000r/min~10000r/min均质;或加入装有225 mL志贺氏菌增菌肉汤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连续均质1min~2min,液体样品振荡混匀即可。于41.5℃±1℃,厌氧培养16h~20h。
第2步
分离
取增菌后的志贺氏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于XLD琼脂平板和MAC琼脂平板或志贺氏菌显色培养基平板上,于36℃±1℃培养20h~24h,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形态。宋内氏志贺氏菌的单个菌落直径大于其他志贺氏菌。若出现的菌落不典型或菌落较小不易观察,则继续培养至48h再进行观察。志贺氏菌在不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见下表1。
第3步
初步生化试验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2个以上典型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TSI、半固体和营养琼脂斜面各一管,置36℃±1℃培养20h~24h,分别观察结果。
凡是三糖铁琼脂中斜面产碱、底层产酸(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蔗糖)、不产气(福氏志贺氏菌6型可产生少量气体)、不产硫化氢、半固体管中无动力的菌株,挑取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进行生化试验和血清学分型。
第4步
生化试验
用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进行生化试验,即β-半乳糖苷酶、尿素、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以及水杨苷和七叶苷的分解试验。生化反应不符合的菌株,即使能与某种志贺氏菌分型血清发生凝集,仍不得判定为志贺氏菌属。
志贺氏菌属生化特性见下表2。
注意 由于福氏志贺氏菌6型的生化特性和痢疾志贺氏菌或鲍氏志贺氏菌相似,必要时还需加做靛基质、甘露醇、棉子糖、甘油试验,也可做革兰氏染色检查和氧化酶试验,应为氧化酶阴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附加生化试验
由于某些不活泼的大肠埃希氏菌、A-D菌的部分生化特征与志贺氏菌相似,并能与某种志贺氏菌分型血清发生凝集;因此前面生化实验符合志贺氏菌属生化特性的培养物还需另加葡萄糖胺、西蒙氏柠檬酸盐、粘液酸盐试验(36℃培养24h~48h)。
志贺氏菌属和不活泼大肠埃希氏菌、A-D菌的生化特性区别见下表3。
第5步
血清学鉴定
志贺氏菌属没有动力,所以没有鞭毛抗原。志贺氏菌属主要有菌体(O)抗原。菌体O抗原又可分为型和群的特异性抗原。一般采用1.2%~1.5%琼脂培养物作为玻片凝集试验用的抗原。
1、在玻片上划出2个约1cm×2cm的区域,挑取一环待测菌,各放1/2环于玻片上的每一区域上部,在其中一个区域下部加1 滴抗血清,在另一区域下部加入1滴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再用无菌的接种环或针分别将两个区域内的菌落研成乳状液。
2、将玻片倾斜摇动混合1min,并对着黑色背景进行观察,如果抗血清中出现凝结成块的颗粒,而且生理盐水中没有发生自凝现象,那么凝集反应为阳性。如果生理盐水中出现凝集,视作为自凝。这时,应挑取同一培养基上的其他菌落继续进行试验。
注意 如果待测菌的生化特征符合志贺氏菌属生化特征,而其血清学试验为阴性的话,则挑取菌苔于1mL生理盐水做成浓菌液,100℃煮沸15min~60min去除K抗原后再检查。
第6步
结果报告
综合以上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的结果,报告25g(mL)样品中检出或未检出志贺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