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认的溶剂效应的理解是样品溶剂强度大于流动相时造成色谱峰变形的现象。比如100%纯乙腈溶解样品,注入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的反相系统中,会造成峰分叉或拖尾的现象。但是这种概念不能解释其他由于所选稀释剂导致的峰变形现象,如溶出样品,在pH6.8溶出介质中取出的样品注入某些缓冲盐—有机相系统中保留时间不稳定及色谱峰变形。
二 、概念扩展与详述
鉴于许多由稀释剂导致的色谱峰变形的现象不能用目前的溶剂效应解释,我觉得有必要将溶剂效应的概念延伸。溶剂效应,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样品中某些组分在稀释剂与流动相所处的状态的较大差异导致的色谱行为表现异常的情况。
1 洗脱能力的差异
目前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不再赘述。
2 电离状态的差异
药物活性成分很大一部分都是能离子化的样品,原料药都是成盐状态,如盐酸达卡他韦,帕瑞昔布钠等。此类样品它们都会电离,且基本上都不是完全电离,一部分是离子化状态,一部分是分子状态,两种不同的状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是不一样的。
在反相系统中,分子状态和固定相结合的更紧密,保留更强,离子状态更亲和于流动相,保留较弱。如果样品在稀释剂中的电离状态和流动相的电离状态有非常大的差异,例如上文提到的溶出样品,样品的稀释剂是pH6.8溶出介质,缓冲盐是10Mm/l的磷酸盐溶液(pH3.0),这就很可能发生保留时间不稳定及色谱峰变形的现象。样品假如是碱性样品,它在pH6.8溶出介质中大多未电离,而在磷酸盐溶液(pH3.0)有很大一部分是电离状态,在样品溶液和流动相接触混合的过程中,需要一段时间将电离状态缓冲至流动相所处的状态。这个时间如果较长,就会导致色谱行为的异常。
从以上的分析,应该可以看出,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有三个,样品溶液用流动相稀释,减少进样量,或者增强流动相缓冲能力。增加缓冲能力的做法请参见我的《方法开发缓冲盐使用指导原则》?
3 溶解性的差异
做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对比试验中,经常会在溶出介质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我想有很多人就会发现样品的保留时间飘忽不定。其实根本原因和前二者差不多,都是由于样品在稀释剂中与固定相的分配系数与流动相与固定相的分配系数差异较大导致。流动相在将样品溶液稀释至与自身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需要一定的时间,该时间的长短在色谱行为上会有体现。目前可行的解决办法有两个,在流动相中加入同样的表面活性剂,或者提高有机相比例。
4 总结
还要其他方面的差异,由于本人精力及经历的限制,就不一一列举。但是都可以参照上述的情况解释并且寻找解决办法。
PS
本人能力与阅历的局限,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指正交流,不胜荣幸。
在本文中用到了缓冲盐、电离平衡、两相分配的相关基础理论,如果有理解上的困难,建议先去掌握相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