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品质控制从源头开始。现场品管员要深刻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如果生产时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工序发现或弥补,这更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
二、培训员工标准的操作规范
品质管理是各个过程之间有序、有效的遵循标准操作规范,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严格按标准监控,一旦出现质量偏差,品管人员有权力在第一时间内要求生产线停产,查找原因,与生产管理人员一起拟定纠正措施,进而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三、品质管理制度的培训
A.培训员工知道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B.培训员工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C.培训员工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标准会产生什么后果;
D.培训员工具备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
上述四点是生产一线管理人员班前开会、班中巡查、班后总结围绕培训员工的主题
四、采用数据分析控制产品质量
将数据以格式化的方式进行日检查、周、月汇总通报,同时进行不同的班次、班组进行比较,最终以量化总结的模式确保一定的产品质量。
五、质量目标的公示
将年度质量目标及每月的统计结果张贴于车间,主要是告知主管的品质管理和控制的水平,从而查找本班次控制的漏洞,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六、隐患点的排查
生产过程结合产品加工过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地毯式的排查质量隐患点,采用现场培训、日巡查、周品质会、月品质会的总结方式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这样的方式尤其在微生物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七、树立品质的持续发送意识
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质改善是一个持续的、回圈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PDCA模式(计划、实施、检查、改善),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才会不断上升,也只有这样不断地提高质量及创新,才会不断地取胜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