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造成的危害,称为高温热害。水稻在开花灌浆时期受到高温的影响,会使叶温升高,降低叶片的同化能力,增加植株的呼吸速度,灌浆期缩短,千粒重下降,导致秕粒率增加,引起明显减产。高温的强度、持续时间、出现时段及昼夜温差等都对空秕率有直接影响。水稻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发育期抗高温能力都有差异;受害程度还与秧苗素质、植株生长状况、栽培条件、管理水平等有关。
高温热害的气象指标是日最高气温连续3天以上达到或高于35℃,敏感期在水稻盛花期。实践表明,在水稻开花期,35℃以上高温持续1小时,就会引起颖花的严重不育,其中正开放的花朵受害最大。例如,中籼型水稻杂交组合在长江流域稻区的抽穗开花期一般处于8月上、中旬,此期的自然气温较不稳定,时常出现异常高温,年份或地区间高温值差异较大。高温使得一些具有高产潜力的品种或组合的高产性不稳定,有时造成大幅减产。
二、高温热害防御措施。笔者根据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水稻受高温影响的内因和外因,总结出了以下的防御高温热害的措施。
1、选用中熟品种、避过高温伤害。水稻对温度和日照反应敏感,在高温短日下,其生长量减少,发育加速,容易提早出穗,且穗型变小,穗粒数减少,粒重降低。所以,在高温干旱或温度多变的异常气候年份,宜种植生育期较短的中熟或偏中熟型品种,使幼穗发育和抽穗期避过高温干旱的晴朗时段,并应适当增加基本苗数,确保单位面积的足够穗数,争取稳产高产。这些决策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
2、培育耐旱壮秧,适期早播早栽。中晚熟大穗型品种营养生长期和灌浆结实期长,出穗期偏晚,出穗至成熟需≥20℃的有效积温950-1000℃。适期早育早栽可使出穗期提前,躲过幼穗发育期的高温影响,形成大穗,又能延长有效生长期和抽穗以后的结实期,避免生育后期受低温或早霜侵害,以充分利用当年气候肥力,发挥中晚熟型品种的生产潜力。
3、分期多次施肥,保持平稳长势。异常气候年要以施足底肥为主,提供稻体生育营养,促进稻根生长,加快缓苗分蘖。追肥采取分期分次施,并配合使用磷、钾、锌肥;生育中期施足长穗肥;注意生育后期补给氮素营养,做到前后照应,均衡供氮,长势平稳。这对中晚熟大穗型品种防衰促熟,增加粒重至关重要,这种施肥方法无正常或异常气候年都是稳妥适用的。
对后劲不足的禾苗,在最后一片叶全展时,每亩可追尿素2-2.5千克或草木灰400-500千克。在始穗至齐穗期间用尿素、过磷酸钙等对水进行叶面喷肥,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4、水层管理。早稻生长期,当日最高气温<31℃,或当田间面温度<30℃时,水温高于气温(或面温)时,水体主要起保温作用,使作物免受冷害;当日最高气温>31℃,或田面温度>30℃时,水温低于气温(或面温)时,水体起降温作用,保护作物免受高温伤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得多的缘故。因此,扬花期要浅水勤灌,日灌夜排,适时落干,高温时白天加深水层。据测定深水灌溉或活水套灌可降低穗层温度1.4-4.4℃。日灌夜排可增大昼夜温差,效果更好。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断水过早,以改善稻田小气候,促进根系健壮,增强抗高温的能力。
另外,夏季雨后应及时排泄田间过深积水,以保持和促进根系活力,使水稻正常生育。生育后期也不宜断水过早,田面呈湿润状态,防止早衰减产。
有实验数据表明,采取深水灌溉或活水套田的办法,可以提高产量10%以上。
5、喷洒化学药剂。每亩用硫酸锌100克、食盐250克或磷酸二氢钾100克,对水喷施叶面;或在高温出现前喷洒50毫克/千克的维生素C或3%的过磷酸钙溶液,都有减轻高温伤害的效果。
6、喷灌。喷灌能明显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喷灌一次后,田间气温可下降2℃以上,相对湿度增加10-20%,有效时间约2小时,喷灌可降低空秕率2-6%,增加千粒重0.8-1克。其时间以盛花期前后为最显著。
本文所述各方法,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和使用。根据气候预测,了解各生长季可能提供的温、光、水、热条件,结合品种、肥力安排好全年生产,并适时地采取以上所述的防御高温热害的技术,做到水稻灾年不减产,争取高产,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