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土豆有晚疫病和早疫病,分别由致病疫霉菌和茄链格孢菌引发。这些病菌主要在残留于土壤中的带病土豆残根遗薯中过冬、越夏。土豆播种后侵染幼芽、幼茎,形成带病斑的中心病株。在低温高湿(温度18-22℃,湿度90%以上)时,植株容易发病。病菌落地则从薯块的伤口、芽眼及皮孔侵入为害。发病初期,植株叶片边缘出现水浸状暗褐色病斑,茎部产生稍凹陷的褐色条斑。如果不及时摘掉病叶,剔除病株,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导致地面上土豆苗连片萎蔫枯死,地下的土豆产生褐色或浅紫色粉斑,成为粉红色干腐型干硬或内部湿腐型腐烂(早疫病的土豆表皮呈深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凹陷斑,皮下呈褐色海绵状干腐)。
隔卜镇发生晚疫病暴发的原因主要是种植户把土豆当成了"泼皮"庄稼,长期连作,且不进行种子、土壤消毒,发病后又未及时防治所酿造的苦果。我们要引此为戒,科学种植。
一、选用抗病品种,挑选无病田的健康土豆做种。例如内蒙古的"乌蒙"、黑龙江的"克新"、北京的"虎头"、"跃进"等系列抗病品种。
二、种子消毒。变温浸种:先在40-50℃的温水中预浸1分钟,然后放入60℃温水中(种薯与温水的比例为1:4)浸泡15分钟。药物浸种:用72.2%普力克或70%克露(800倍液)浸泡15分钟后晾干播种。
三、轮作。疫病是薯芋类、茄果类作物的共同性种传加土传病害,忌讳连作。要减少病源,减轻病害,必须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等不发生疫病的作物实行3-4年的轮作。
四、土壤消毒。在种过薯芋类、茄果类作物的菜地连种土豆,必须进行严格的土壤消毒。方法:先清除前茬作物的茎叶,将土壤深翻20厘米以上,清除耕作层中的残根遗果(块茎),然后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拌生石灰20-30千克,草木灰40-60千克撒入田间。栽种时在土豆周围撒用40%五氯硝基苯3千克拌90-150千克干细土的保护药土。
五、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底肥、追肥要合理施用。氮、磷、钾要合理搭配,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及时中耕、除草、培土,保护薯根、薯块不外露,不受伤。
六、药剂防治。疫病往往发病迅猛,为害狂獗。要勤调查,发现病叶、病株立即摘除销毁,迅速喷药防治。常用药剂除福美双、代森锌、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外,还有以下几种:
1、防治晚疫病:72.2%普力克8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47%甲瑞农600-8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
2、防治早疫病:50%扑海因10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
每6-7天用药1次,连喷3-4次。